诉讼认识论

被引量 : 3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裁判者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为研究对象,主要揭示了诉讼认识的以下特点:作为认识的一种,诉讼认识是特定社会认知背景下的历史认识,其自身包含了无可避免的可错性;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诉讼认识又表现为一种制度化存在,即法律规范下的认识:法律制度不仅赋予了特定认识结果作为裁判根据的正当性,而且,随着人类认识能力以及由此决定的法律制度的发展,诉讼认识结果的可错性也在不断降低。 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诉讼认识概说”。本章首先从“何谓诉讼”、“谁之认识”、“认识什么”三个方面界定了什么是诉讼认识;继之,进一步讨论了诉讼认识与诉讼证明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诉讼认识:社会认知背景下的认识”。本章主要考察了诉讼认识的认知维度。本文认为,作为一种认识,诉讼认识像其他认识活动一样也是特定社会认知背景下的认识;在特定社会认知背景下,诉讼认识呈现出历史属性、社会属性和实践理性的特点;社会认知背景通过对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的影响决定着诉讼认识手段——证据的整体格局与实际范围。 第三章“诉讼认识:法律规范下的认识”。本章借助诉讼认知结构,分析了诉讼认识的基本构成要素——裁判者、证据、案件事实——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诉讼认识过程:思维机制”。本章主要考察了裁判者的思维过程。诉讼认识是一种法律规范下的历史认识。在认知层面上,诉讼认识主要表现为裁判者重构案件事实的思维推理过程。在诉讼史上,法定证据制度与自由心证制度下的推理模式截然不同。自由评价模式的基本推理方式是:“根据经验知识,由已知事实推论未知事实”。在现代社会,各国法律制度均确立或认可了自由评价证据的立法模式,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力图克服裁判者误用、滥用自由评价的内在危险。 第五章“诉讼认识结果:裁判事实”。本章首先考察了裁判事实的性质:在认识维度上,裁判事实表现为裁判者确信为真的认识;在法律意义上,裁判事实表现为法律视其为真的事实。在裁判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上,本文认为,判断裁判事实是否达到客观真实的关键是认识结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因此,在可能性上,裁判事实能够达到客观真实且部分案件的裁判事实确实达到了客观真实;同时,又必须看到,在现实性上,并非所有的案件都能查明事实真相,也并非所有的裁判事实都达到了客观真实;更重要的是,由于裁判者非知情人的特殊视角,即使达到了客观真实,裁判者也无法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以客观真实作为具体的裁判标准是不适当的;在事实观上,尽管客观事实观可以作为一种应然的诉讼理念,在实然层面,却必须看到,裁判事实必然包含了背离案件事实真相的可能,尽管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法律制度的发展这种出错的可能性在不断减小,却不可能彻底消除。
其他文献
近年来,网络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而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不同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只是一个单向的传播过程,网络媒体利用微博、短信、BBS、博客
鉴于目前国内学界对行政诉讼审查强度问题尚未有足够关注和重视,本文尝试对其作一初步的、系统分析和研讨。 文章第一章以法院为中心,通过对违宪审查和上诉审中法院对立法行
以蝴蝶兰花梗的顶芽和腋芽以及唐菖蒲休眠子球茎和切花唐菖蒲球茎芽为外植体,对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在蝴蝶兰花梗顶芽和腋芽的培养中,腋芽
宗璞今年七十了。 一些年前李子云著文评论宗璞,她借用了古人的“兰气息,玉精神”六字,我以为,以这六个字形容宗璞是贴切极了。 四十余年前读了她的《红豆》,只觉深情幽然,大
建设项目后评估的理论建设与实施,是工程管理科学领域中一项新兴的系统工程科学。它涉及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各环节、各方面、多种专业科学技术。从世界范围看,它处于不断完
【正】 一九三○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左联”成立后迎来的第一个具有重大治政意义的纪念日。在节日前夕即四月廿九日,借西藏路福州路附近爵禄饭店举行了一次全体盟员大会,
相信养狗的朋友家里的家具没少受狗狗的祸害,对家里的家具进行肆意地破坏。而导致狗狗啃咬家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磨牙所致,也可能是狗狗的好奇心理导致,更有可能是异食癖所引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机载雷达能够有效地降低无源探测系统对作战飞机的作用距离及跟踪制导精度,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作战飞机的突
有关吐蕃王朝的社会性质问题一直以来颇具争议。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整体的角度就社会等级结构、土地制度及社会制度三个方面重点切入,对吐蕃王朝的社会性质作系统探讨
按照"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内涵要求,从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5个维度入手,尝试性地构建包含32个单项指标的"美丽湖南"建设水平定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