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对于疼痛共情的认知时常受到负性情绪的影响,且带有情绪色彩的刺激更能引起注意偏向。日常生活中,疼痛共情是与负性情绪紧密联系的心理现象,是指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疼痛的感知、判断和引起的情绪体验(Danziger,Prkachin,&Willer,2006),即对他人疼痛的“感同身受”。注意偏向是指相较于中性刺激,个体会优先或更多将注意资源分配给威胁性刺激。已有大量研究探讨疼痛共情的影响因素,但是在疼痛共情的认知加工、作用以及影响等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旨在从有无疼痛判断的角度考察大学生的疼痛共情对三种不同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均采用点探测范式,以疼痛场景为启动刺激,负性情绪面孔为靶刺激。实验一探究在无判断疼痛共情启动条件下,对悲伤、恐惧、愤怒三种负性情绪分别与中性面孔做比较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在无判断疼痛共情启动条件下,对悲伤情绪和愤怒情绪存在注意定向加速现象和注意解除困难现象。实验二探究在有判断疼痛共情启动条件下,对悲伤、恐惧、愤怒三种负性情绪分别与中性面孔做比较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在有判断疼痛共情启动条件下,对悲伤情绪存在注意偏向现象和注意定向加速现象。综合两个实验结果,表明负性情绪会优先引起注意,疼痛场景作为共情的启动刺激会促进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搜索,通过进一步的疼痛判断导致对悲伤情绪的注意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