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的带领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建国初面临产量低下、品种单一、技术水平低、布局不合理等重重困境的阻挠下,新中国钢铁工业“整装待发”,并先后经历了建国初的恢复建设和“一五”计划的全面起步、“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潮起潮落”以及“文革”时期的跌宕起伏。但无论如何,到“文革”结束时的1976年,新中国钢铁工业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钢铁工业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巨大的物质基础,也为党在新时期领导钢铁工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指导。全篇共分五个章节,分别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经验及教训。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的以鞍钢为核心的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与建设,并争取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和毛泽东对钢铁工业重要性的反复强调下,新中国开展的以钢铁工业为重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及促进钢铁工业发展的相关举措。同时,在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钢铁工业开始摆脱苏联模式束缚走向新发展。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大跃进”时期毛泽东为实现“赶英超美”的目标,将新中国逐步拉上了“以钢为纲”的发展道路。战略受挫后又支持开展了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调整。同时,毛泽东还带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钢铁工业发展路径的探索。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对钢铁工业的冲击,并为减少损失而支持开展的经济整顿。第五章为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探讨了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得失与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