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盐快堆优化设计及Th-U循环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六种第四代先进核反应堆候选堆型中唯一的液态堆,熔盐堆可在线连续添换料,其堆芯可以较小的剩余反应性运行,在安全性、经济性、燃料利用率以及防核扩散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是实现钍铀燃料循环的理想堆型。氯盐快堆作为熔盐快堆的一种,其重金属溶解度高、结构简单、中子经济性好、能谱硬,具有优异的燃料增殖与嬗变能力,在实现闭式Th-U燃料循环,解决当前核能发展面临的燃料利用率低、次锕系核素积累量大等挑战上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实现氯盐快堆闭式钍铀循环方案的大规模部署同样面临很多挑战,首先要解决的是现实钍铀循环所需的燃料233U来源缺少的难题,氯盐快堆由于能谱更硬,易裂变核素的裂变截面更小,因此,达到临界需要更多的初始易裂变核素装载量,这进一步加剧了233U的来源缺乏问题。本课题从氯盐快堆平衡态的增殖特性优化入手,采用混合智能算法在固定总功率条件下对平衡态的平衡增殖性能进行了优化,然后基于优化后的堆芯模型,利用目前可获得的点火燃料(富集铀和从压水堆乏燃料中分离得到的钚以及超铀),在边增殖边燃烧(Breeding and Burning,B&B)与预增殖(Pre-Breeding and Burning,PB&B)两种过渡方式下研究了点火燃料类型、后处理速率等关键参数对氯盐快堆燃料中子学性能的影响,评估了各种循环方式的性能,并将其与氟盐快堆Th-U循环以及氯盐快堆的U-Pu循环的性能进行了全面对比,突出了氯盐快堆Th-U循环的特点。本文首先对氯盐快堆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氯盐快堆的预设计方案。通过计算分析确定选用中子经济性和增殖性能较好、价格便宜、来源广泛的NaCl作为氯盐快堆的基本载体盐;接着,分析了37Cl的富集度对于堆芯的增殖性能、安全性及有害物质的产生等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富集成本与堆芯的中子学性能等,确定了选择富集度为97%的37Cl作为载体盐的阴离子。最后,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后处理过程中需要提取的裂变产物及后处理方式。本文对氯盐快堆的平衡态增殖性能进行了优化,完成了对于氯盐快堆的优化设计。首先,经过计算,确定了待优化的变量及其变化范围;接着,为了快速优化氯盐快堆的平衡态增殖性能,发展了一种混合自适应遗传退火算法,该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以及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搜索性能,并加入了自适应遗传算子,测试结果表明其较好的鲁棒性与搜索效率。然后,通过耦合HAGASA算法与熔盐堆平衡态快速搜索程序MESA及SCALE的临界计算模块,发展了熔盐堆堆芯平衡态快速优化程序,对MCFR进行了平衡态的增殖特性优化,得到了优化后的堆芯基本参量。本文基于优化的氯盐快堆模型,在边增殖边燃烧(Breeding and Burning,B&B)过渡模式与预增殖(Pre-Breeding and Burning,PB&B)过渡模式下研究了其Th-U循环性能。在B&B过渡模式下,对后处理速率分别为20 L/day、40 L/day及200 L/day的氯盐快堆Th-U循环性能展开研究,为解决自然界中不存在Th-U循环所需的启堆燃料233U这一问题,采用LEU、Pu与TRU作为启堆燃料,通过在线添加233U与232Th的方式,实现纯的Th-U循环。研究结果表明:虽然9种模式下堆芯均能顺利过渡到纯的Th-U循环,但由于初期生产的233U无法满足临界需求,需要从外界加入233U以维持临界,LEU启堆模式所需外界补充的233U量最大,在20 L/day后处理速率下的需求量达到了约424 kg左右,这无疑增加了Th-U循环的实现难度。此外,不同启堆模式对应的堆芯燃料多普勒系数和燃料密度系数在整个200年运行过程中,均能维持负值,而总的温度反应系数均在-8 pcm/K以下,较好的保证了堆芯的安全性。在预增殖(Pre-Breeding and Burning,PB&B)过渡模式下研究结果表明:在慢速后处理条件下(40 L/day),LEU的233U净产量与TRU与Pu启堆循环相当,平均年净产量约为565 kg,相应的倍增时间约为13年,但其“置换比”远小于TRU与Pu启堆,这意味着增殖相同质量的233U,需要消耗更多的易裂变燃料。当堆芯的燃料后处理速率超过85 L/day,LEU启堆的PB&B的循环模式将无法在200年的堆芯运行中始终保持临界,而对于TRU与Pu启堆模式,将后处理速率提升至300 L/day,其233U年产量约为928 kg与940 kg,倍增时间缩小至6.6年左右;最后,在B&B与PB&B过渡模式下,将氯盐快堆Th-U循环与氟盐快堆Th-U循环及氯盐快堆U-Pu循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氯盐快堆在增殖性能、后处理要求、裂变产物及次锕系核素的积累量等方面均优于氟盐快堆,而氟盐快堆具有更大的缓发中子份额;氯盐快堆U-Pu循环相比于Th-U循环具有更大增殖比,更短的倍增时间,但其负温度反应系数绝对值及缓发中子份额更小,次锕系核素积累量更多,从而导致其放射性毒性等更强。
其他文献
同位素电池技术在航天航空、深空探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然而目前的同位素电池输出功率较低、辐照损伤效应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与发展。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
事件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网络舆情监控、突发事件告警、情报收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事件抽取可以分为元事件抽取和主题事件抽取两大类,本文主要研究元事
针对我国沼气工程中单一秸秆发酵产气效率低且不稳定、易酸化等问题,以农业废弃物中产生量较大的牛粪、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为厌氧发酵原料,发酵体系含固率为10%、发酵温度为35℃条件下,分别进行单一与混合厌氧发酵45天。分析了牛粪分别与三种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产甲烷特性及发酵过程中的差异,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以期为实际沼气工程的运行提供理论参考。对秸秆单一发酵及牛粪分别与三种秸秆发酵
中文分词是自然语言处理一个关键而又底层的任务。在信息检索、信息摘录、自然语言理解、文本分类、机器翻译和文本校对等中文信息处理方面,都需要将中文分词作为其最基本模块。中文分词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中文信息处理的结果,因此如何高效准确的进行中文分词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主要包含三类分词方法:基于词典的分词方法、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词方法。基于词典的分词方法分词速度快,但是由于对词典有较强的依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粮食需求的增大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土地集约化程度过高,土地退化严重,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最基
液密型防化服是保护从业人员免遭化学液体侵害的必要装备。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装整体性能测试和防护材料性能测试等方面,对防化服的放松量和结构设计研究较少。传统的
乡村建设项目如何组织起来,是我国百余年乡村建设历史中持续关注的内容,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所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方面我国农村日益成为市场化的一部分,在乡村建设中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发展地方经济的市场治理方式;另一方面又结合着“家国同构”的传统文化思想,以集体化的实践方式依托乡村建设项目提供地方公共服务,变革行政体制,建构村庄组织,构成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模式。因
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外部环境和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大规模、超强客货需求的路网
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也称为纤维乙醇,是缓解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目前纤维乙醇发酵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妨碍着其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这些问题包括秸秆预处理不彻底且成本高、预处理后产生对发酵有害的酸、醛和酚类等分子、五碳糖和六碳糖同步利用难、发酵液固形物高发酵工艺难控制等。本文以小麦秸秆作为研究对象,拟从原料预处理、提高酵母对预处理毒副物质耐受性和纤维乙醇发酵工艺几个方面
近年来,城市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愈加严重。为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我国实行“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期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污染。轨道交通速度快、容量大、准时性高,越来越成为大型及特大型城市的发展重点。同时,由于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和活动愈加丰富,演唱会、足球赛等各种活动比赛愈加频繁。突发大客流情况越来越多,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带来了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