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雄性育性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繁殖和选择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植株雄性育性的调控。对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将成为控制雄性育性和杂种繁育一种有效的途径。ms606是本实验室在前期工作中鉴定的一个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株系。ms606突变体植株败育,药室内壁次生加厚异常,花药不开裂,表明MS606与药室内壁的木质化有关。MS35/MYB26是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上游一个重要的激活因子,为了进一步了解MS606和MYB26在调控花药药室内壁次生加厚过程中的作用,本论文工作以ms35为母本,ms606为父本,进行了人工杂交得到杂交子二代(F2),并对F2代植株的基因型、表型和基因表达进行鉴定,获得了一个纯合的ms35ms606双突变体,这为进一步分析MS606和MS35在调控药室内壁次生加厚中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材料。  生长素在雄蕊发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MS606是否通过生长素途径调控雄蕊发育,本论文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处理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花器官;构建并鉴定出ms606背景的DR5:GUS植株,并对其花药进行GUS染色;检测不同时期花蕾中生长素的含量;对花蕾中生长素合成基因(YUC2、YUC6)和运输基因(PIN2、PIN7和AUX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IAA处理ms606无法恢复突变体花药开裂缺陷表型。GUS染色表明,野生型和ms606花药中生长素表达的时期相同,均在花发育的第10时期开始表达,12时期后期无GUS信号,但在第11时期,突变体花药中GUS活性明显强于野生型。利用RT-PCR和qRT-PCR分析发现ms606花蕾中生长素合成基因YUC2和YUC6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IN2和PIN7的表达也发生改变,但输入载体AUX1的表达无差异,这些实验结果均表明MS606基因突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花蕾中的生长素运输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  除此之外,突变体中茉莉酸诱导途径基因(MYB21、MYB24、MYB108)和绒毡层发育基因(AMS、ABCG26)的表达均发生变化。由此可见,MS606功能缺失可对多个途径产生影响,但详细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电催化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催化活性物质(金属)及载体。目前,尽管贵金属价格不菲但由于其对于醇类、酸类等有良好的催化性能,Pt、Pd等贵金属单质及其合金依然是电催化剂的主流。而电催化剂载体作为负载金属的物质在催化反应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传统的碳粉载体在强酸性、碱性条件下腐蚀严重等缺点,开发新型电催化剂载体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作为催化剂载体应具有以下优点i)大的比表面积确保金属能够均匀负载在其
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世界第四大谷类作物,种植范围和用途极为广泛。近十年来,大麦转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大麦的基础研究领域和生产应用领域取得了很多有积极意义的成果。本论文概述了大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实际应用,大麦(1,3-1,4)-β-葡聚糖的功能、合成与分解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并在上述基础上,以建立快速、高效实用的农杆菌介导大麦遗传转化体系和通过反向遗传学方式探
由于碳纳米管(CNTs)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器或生物分子识别领域。聚乙烯亚胺(PEI)作为一种常用的聚电解质型分散剂,不仅可以通过高分子链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