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结构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吗? ——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cuo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厘清其结构变化之于产业升级的影响,对于像中国这样的银行主导型国家而言,无疑是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逻辑起点。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观察表明,银行业结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和空间外溢效应。然而,已有的文献多限于二维视角的研究,并未对实践的发展作出足够的响应,从空间区位的三维视角探讨银行业结构经由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关联与作用机理,已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当务之急。鉴于此,本文在银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研究中加入技术创新的考量,重塑技术在二者空间作用中的关键地位。在刻画银行业结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作用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其空间传导机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论文的主要发现有:第一,竞争性银行业结构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银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交互项系数为-4.6882,说明竞争性银行业结构能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能改善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强化外部治理机制,弥补法规缺陷,缓释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使资金更多的流向中小型创新企业,通过创新企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第二,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效应。技术创新空间滞后项影响系数为2.0216,说明异地技术创新对于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有着正向空间效应。技术外溢可通过替代原有产业技术(替代效应)、引入高端产品(互补效应)、降低经营成本(相对成本效应)、改变生产要素配置(技术差异效应)、激励先发区域技术创新(创新激励效应)等方式作用于异地生产经营结构,进而影响其产业结构升级。第三,银行业结构通过技术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推动异地产业结构升级。银行集中度与技术创新交互项的空间滞后项系数显著,为-4.6881。说明银行业结构通过满足当地企业的信贷需求,有效实现资源配置,增加了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大中小型企业技术交流,改善了技术创新内外部环境,通过技术与人才流动影响异地产业结构升级。第四,中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外部效应要强于内部效应。政府行为与环境规制共同影响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但当考虑空间效应时,两者的内部影响将会消失。由于后发地区自身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的缺失,直接的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会对后发地区产生更强的产业升级效应,因而削弱了本地指标的影响力度。论文刻画了银行业结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者的空间传导路径,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银行业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力求为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囿于数据可得性,论文实证分析部分仅涵盖了14年的指标,可能难以反映银行业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效应。
其他文献
《缎子鞋》是20世纪法国作家和外交家保尔·克洛岱尔以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为灵感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缎子鞋》与《牛郎织女》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相似、天文意象重复和主题禁忌之爱。但是两者的精神内涵却完全不同:《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的是封建农业社会文化,而《缎子鞋》则浸淫着欧洲天主教文化;《牛郎织女》的结局是规则秩序与爱情的妥协,是“中庸之道”的体现;而《缎子鞋》则是西方古典主义悲剧的延续,
众所周知,我国中央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从1983年正式举办,在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的气氛中陪伴人们度过了37个年头,“春晚”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代名词”。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卫视频道为提升自身平台影响力,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纷纷创办“春晚”栏目,山东省微山县电视台也不例外,从前期策划、征集作品、节目筛选、寻求赞助、晚会彩排等各方面电视台都卯足力气。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人
隐伏活动断层是指在地表无出露,潜伏地表以下的活动断层(地球科学大辞典)。其隐伏的可能原因为:①切穿基岩的断层被新沉积物覆盖;②形成于地下深处,断层面没有切穿至地表(盲断层)。隐伏于城市下的活动断层,由于人员、建筑密集度较高,一旦断层活动将造成很大的灾害。因此,确定隐伏活动断层准确的位置与活动习性,对于防震减灾与土地利用规划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探测是隐伏活动断层的基本探测技术。浅层地
本研究采用眼动跟踪技术,探究隐喻的英汉视译中隐喻性对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研究问题为:1)隐喻性对译者分配到隐喻视译过程中的注意资源总量是否有显著影响?2)隐喻性对译者分配到不同认知加工活动上的注意资源产生怎样的影响?3)隐喻视译中,不同认知加工活动注意资源分配对译者总体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是否有差异?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的实证方法,其中自变量为隐喻性(高、中、低),因变量为译者
《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受争议的小说。该小说自出版以来,已有评论家从写作手法、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对比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而鲜有文章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且,许多著作都反映了劳伦斯对于追求和谐的主题,而极少有文章探寻劳伦斯追求和谐的途径。本文依据加布里尔·佐伦的空间理论,从地志层、时空层和文本层对小说进行了解读。从地志层的角度看,文中地志空间展现了庄园和煤矿小镇中充满了各种束缚,它们与劳伦
根据中国的《英语语言能力标准》(2018),英语使用者的水平越高,其语言的表现就越自然越符合习惯。Fillmore等人把习语分成两类(1988),一种是实质性习语,具有固定的词汇作为组成部分;另一种是形式化习语,具有可填充不同词汇的框架。本文聚焦于形式化习语,动词-小品词组合是其中一种形式化成语,动词-小品词组合也被称为短语动词。本研究以V OFF组合为例,这是由于先前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学习者使用的
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内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过去重点关注经济的增长数量,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的利用度不高,引起自然环境的大幅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阶段。经济要从追求高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必须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由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全要素生产率驱动。从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逐渐扩大,在
中概股的形成可追溯到上世纪末期,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兴起带来了相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这些企业由于成立初期业绩较差,发展前景不明,在国内市场出现了融资困难。于是一大波企业远赴海外上市。然而海外融资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中概股的经历可谓是跌宕起伏,从备受追捧到私有化退市潮,只经过了短短几年时间。从2018年开始,国内证监会出台了CDR试点政策,为中概股在境内融资提供了新渠道;同年,美国证监会允许符合
可辩驳推理(defeasible reasoning)是一种非单调性(non-monotonic)的推理,即结论可以被新的额外信息所推翻(Politzer,2007)。其相关研究多采用条件推理的MP形式。据此,这种推理中的可辩驳性可被看作是对条件推理中命题的内容联系方式(命题形式)的辩驳(胡竹菁,2000)。以往研究发现,前提和额外信息若存在相反的情绪效价,尤其当额外信息为负性而前提为正性时,其原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国家GDP增长的最强力的三个“引擎”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政府对于投资和出口的关注要多于消费,这也导致国内的需求处于未被完全激活的状态。伴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阶梯型增加,居民手中的财富逐渐增加,这些财富的构成和结构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多样化。但此间不论居民手中的财富怎么增加,以房产和金融资产为主的资产类型都是无法替代的。而这种资产的配置模式也意味着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