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主要流经的地区有临清市、聊城东昌府区、阳谷县等地,会通河是大运河的关键河段。会通河自阳谷县张秋镇入境,经聊城、临清入樟卫河,在聊城境内全长97.5公里。由于京杭大运河的流经,使得聊城地区不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交流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聊城地区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这里人杰地灵、有着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聊城运河号子就是蕴藏其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之一。由于聊城地区京杭大运河的挖凿、开通、运用,为运河号子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在聊城地区除了运河号子以外还有许多比较有特色的民间音乐,比如聊城八角鼓、临清时调等等,这都与这京杭大运河有着密切的联系。聊城运河号子是与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内容上以反映人民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为主,突出了聊城运河号子的双重功能性,既有娱乐功能又有实用功能,具有真实、朴素的特点。同时,音乐的本体要素也与当地语言特点、风俗习惯有关。本文以“山东聊城运河号子的研究”为研究对象,对聊城地区运河号子的形成、种类、音乐本体分析以及它所蕴涵的内涵和传承与保护等方面来进行研究,找出特点、揭示规律。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以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京杭大运河聊城段运河的发展以及聊城运河号子的形成;第二章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聊城运河号子的种类。一共由两节组成,第一节是对运河硪号的种类进行概述;第二节是对运河船工号子的种类进行概述。第三章从音乐本体方面深入全面的分析聊城运河号子的音乐特点。这一章包括两个部分:一、聊城运河号子的词曲特点,主要从方言、节奏,节拍、旋律,调式等方面进行论述。二、聊城运河号子的结构特点,主要是从一句一应式、长领式和叠加式三方面对运河号子的曲式结构进行本体分析。第四章对聊城运河号子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文化内涵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对聊城运河号子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的研究。从目前聊城运河号子所面临的现状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为使其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合理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