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NGO)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出现在了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与此同时,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已超出了单一部门所能解决的能力范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便应运而生。在公共服务领域,寻求符合实际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模式,才能更加切实有效的帮助二者向社会提供更高质量、更符合现实需求的公共服务。本文将结合时代背景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全文研究思路,即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研究以及二者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作为两条主线,形成本文的研究框架。对于主线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研究,涉及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的归纳、影响合作的因素以及基于影响因素的合作模式的综合比较研究。首先,以二者合作关系的层次由浅及深、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合作到复杂合作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归纳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服务替代性型合作模式、互补互动型合作模式以及协同增效型合作模式,并对上述四种合作模式进行单个分析与讨论;其次,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指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共识性的影响因素,分别是:资源依赖程度、非政府组织参与程度、互动程度、制度化程度以及非政府组织地位,并对每一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界定与讨论;最后,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将前文归纳的四种合作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并得出合作模式之间的转化与演进。对于主线二,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理论模型构建以及案例研究。将模型构建分为两类,一是构建基于合作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模式选择模型,二是构建基于非政府组织优势发挥的模式选择模型。对于合作内外部影响因素的选择,本文将外部因素归纳为活动区因素,内部因素则主要来自非政府组织自身,以这两个因素作为两个坐标轴构建二维坐标系下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的选择模型Ⅰ;对于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发挥,本文以非政府组织优势:服务导向性、组织灵活性和富有革新性的强弱程度作为三个坐标轴,构建了三维坐标系下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的选择模型Ⅱ、Ⅲ。最后,基于构建的模型Ⅰ和模型Ⅱ、Ⅲ,论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两类模型下合作模式的选择路径,并运用案例分析、梳理与讨论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例证,得出本文的相关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