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频率对心率变异性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seaco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4种呼吸频率对有无运动训练经历,及有无调息训练经历的大学生的干预效果,尝试确定能够对心率变异性(HRV)和情绪状态均产生积极作用的呼吸频率范围,以此为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状态调节提供实证研究依据。方法:采用2×4二因素混合设计,分别对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套路专项)、运动训练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各30名)给予4种呼吸频率(4次/分、6次/分、8次/分、10次/分)的调节干预,同时记录基线期(2min)、实验期(5min)和恢复期(2min)的HRV频域值TP、LF/HF、HF、LF、VLF、LFnorm及HFnorm,并在每种频率的干预后采用小人模型自我情绪评定量表(SAM)对被试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结论:1.反映植物神经的整体整合功能的TP变化值(测试值-基线值)随着呼吸频率的降低显著增加,表明低频的呼吸调节可以提高植物神经的整合调节能力。2.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VLF在4种呼吸频率调节作用下均明显降低,但其变化值随着呼吸频率的降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表明4种呼吸频率对于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是基本一致的,都可以起到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3.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HF的变化趋势表明,8次/分和10次/分之间的呼吸频率调节,能够起到提高副交感神经活性和放松的作用,而在呼吸频率低于6次/分时,能使副交感神经的活性产生降低趋势。并且,在4种呼吸频率的调节下,情绪状态未呈现显著变化,表明采用调息法进行放松时,选择6次/分至10次/分的呼吸频率范围较为适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