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语法是汉语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把”字句是汉语语法中常用的特殊句式,“把”字句的学习对于学生日常交际特别重要。“把”字句也是泰国学习者学习和使用的难点。文章通过问卷对泰国59个名汉语水平从3级到6级的泰国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把字句”时出现的偏误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泰国学生学习“把”字句的偏误类型有:谓语偏误、补语偏误、副词偏误、遗漏、误代、误加与语序偏误,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是误代、误加与语序偏误,文章在分析和研究泰国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把”字句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策略:第一汉语“把”字句的语法“教与学的策略”,第二汉语教材“把”字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汉语中“把、被”等介词在泰语相关的语法中没有完全类似的对应的结构,对于泰国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而“把”字句又是汉语语法结构中的重点。因此,泰国学生在汉语中使用“把”字句时容易产生“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泛化”等偏误。本文以泰国学生学习把字句为例,通过研究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特点,论述了泰国学生的语法学习特点,首先将汉语和泰语的语法特点进行对比,论述了汉语和泰语语序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然后分析了泰国学生学习把字句的偏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把字句过程中的难点,设定了针对泰国学生学习把字句的教学方案。基于调查学生对于学习“把字句”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了解学生“把字句”偏误的形成过程,以反思汉语教学。结合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过程中的生理、认知和情感因素等特点,了解中泰两国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以及对于相同的事物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不仅限于语法表达不同,更涉及两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提出汉语语法教学应该适应学生学习特点以及需求,在语法教学过程中避免过度枯燥等情况,结合实物展示、活动、游戏、比赛等形式进行教学,以在有限的课堂内达到汉语语法知识和文化思维知识同时兼得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