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光是地球上一切生命都赖以生存的天然能源,也是健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由于人类是在太阳光下长期进化而来的,人具有天然的向光性。建筑的天然采光直接影响人的视觉健康、身心健康、电能的节约以及建筑墙体开窗洞口的大小,间接影响墙体保温节能。目前我国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是从日照时间的角度规范住区规划。然而从住宅的天然光获得量的角度研究住区规划布局,在国内还没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是以住区天然光获得量的研究为切入点,关注不同朝向住宅外表面的天然光获得量的变化,帮助积累哈尔滨地区光气候模拟相关的资料,为地方相关法规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天然采光领域的研究上,注意与国外的相关研究方法接轨。因此,本文对构建低碳、健康、环保、节能的住区生活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哈尔滨天然光气候的特征,通过对哈尔滨多层住区现状的调查,归纳总结哈尔滨城市多层住区的典型布局模式,界定了光环境模拟需要的相关条件,阐述了计算机模拟的运行过程。然后,运用Ecotect、Radiance光环境模拟软件,对多层住宅外表面的天然光获得量进行模拟。根据不同的规划布局模式、不同的建筑朝向、不同的模拟时间等要素,将大量的模拟数据分类、整理、对比和分析,提出目前多层住区天然采光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天然光获得量最优的原则,从布局模式、建筑间距、建筑面宽等方面进行采光量的对比分析,提出多层住宅的最优的规划布局模式策略,探讨住宅布局与天然光获得量的关系,为日后的规划设计和天然采光研究工作提出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