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国内外学者把互文性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于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研究。但大部分研究只是从不同的立场对互文性进行简单的理论介绍,像内涵、特征和类型等,极少数研究对其产生的动因、生成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模因论的出现和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徐盛桓首次运用模因论来分析文学领域中文本的互文性,证实了这种思路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文学领域可进行互文性研究,非文学领域同样也可进行互文性研究。本文尝试将模因论用于分析英文网络体育新闻标题这种非文学文本的互文现象,旨在阐明互文性的形成源于模因的复制传播,并且分析模因论视角下英文体育新闻标题中互文性的语用功能。本文以辛斌对于互文性的阐释分类以及何自然关于模因复制传播方式的阐释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个分析英文网络体育新闻标题的理论框架。并且为了更好地阐释互文性的复制传播过程,证实该理论框架的可行性,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简单的理论介绍和较详实的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对新闻网站的英语网络体育新闻标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互文性的形成是模因选择、复制、传播和变异的结果,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并且这个假设也可以用在非文学领域文本的互文性研究中。同时英文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最常用的互文性方法是引用、仿拟和典故并且像习语等强势模因最受英文网络体育新闻标题的青睐。同时,实现英文体育新闻标题中互文性的语用功能,是结合模因论和互文性后所达成的最终目的。本研究对互文性形成的机制和原则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模因的复制传播,为研究者从模因角度对非文学领域(如网络新闻标题)的互文性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帮助新闻编辑者在撰写网络体育标题方面拓展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