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的血糖代谢紊乱为主、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的疾病,表现为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随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近30年在中国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大血管并发症更是其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胰岛素抵抗(IR)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降低,继而机体代偿性分泌过多的胰岛素所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一般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引起血糖、血脂、尿酸、血压异常的基础,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重要环节。血浆纤维蛋白原是机体凝血系统的中心蛋白,是血液循环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在维持体内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研究结果显示在肥胖、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妊娠期糖尿病、老年2型DM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FIB可能相关。本文旨在探讨2型DM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在排除非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影响FIB水平的其他因素后,纳入研究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6例。记录入选者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入院后24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送本院检验科,进行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血浆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相关生化指标测试,并计算HOMA-IR、BMI指数。按所有患者的FIB水平,采用四分位法分为四组。采用SPSS20.0(Ver20.0,IBM,US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组2型糖尿病病人男性占60.3%,年龄分布于14-90岁,平均年龄55.7±12.7岁,病程分布于0-37年,平均病程7.7±7.0年,BMI分布于14.5-40.0 kg/m2,平均BMI25.3±3.3 kg/m2,28.9%未接受治疗,39.7%接受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14.1%接受单独胰岛素,17.3%接受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FIB四组的年龄、病程、C-P、Hb A1c、LDL-C、Chol随FIB的升高呈增高趋势;女性FIB水平比男性FIB水平高;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FIB为因变量,以年龄、病程、性别、HOMA-IR、C-P、Hb A1c、BMI、TG、Chol、HDL-C、LDL-C、UA为自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性别、C-P、Hb A1c、LDL-C、UA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0.011、0.008、-0.197、0.301、0.035、0.109、0.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C肽水平及其所反应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可能是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