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在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生态工业学理论的兴起以及开发区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得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寻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镇江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高档铜版纸的生产、工程塑料粒子的生产、汽车发动机缸体的生产等方面,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据主要的地位。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镇江新区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构建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进行新区的生态化建设转型研究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读,充分了解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趋势,并对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生态工业园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同时介绍了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有:清洁生产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通过这些理论基础的研究为接下来的转型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是对镇江新区的生态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分析镇江新区现有经济发展总体情况,经济发展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环境基础,以及镇江新区现有的环境质量,通过这些分析了解镇江新区的经济、社会、资源的总体情况。对镇江新区的产业链构建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主要分析了造纸产业链、化工产业链、汽车零配件产业链以及电子信息产业链。通过这些分析来体现镇江新区目前的生态化建设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镇江新区2000年-2010年11年间的统计数据,运用MAXDEA软件计算镇江新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绩效成果,对成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以后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最后,根据镇江新区的生态建设情况以及绩效评价结果提出镇江新区向生态工业园转型的七点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