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沿线居住空间设计研究——以南京地铁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k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南京市高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和大规模建设的居住区为背景,进行对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居住空间的一个基础性的研究。当轨道交通站点植入老城区不同形态片区时,当新兴居住区即将规划出新的轨道交通站点时,轨道交通在引导城市的空间结构变化发展,并提升沿线土地可达性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住空间的分布形态。这使我们不得不去关注轨道交通站点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和沿线居住区的优化设计模式,并通过有效地整合轨道交通和居住空间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本研究思路是以国内外对轨道交通和居住空间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TOD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轨道交通及居住空间设计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勘察发现存在的问题,引用成功的设计案例,来找寻真正适应轨道交通沿线居住空间的合理设计模式。  本文对南京市地铁一、二号线的七个典型站点影响范围内的居住空间开展实地调研,重点对居住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总结在轨道交通的影响下的居住区位、居住环境、居住格局和居住质量四个方面需要改进的现状,从交通接驳方式、公共空间设计、居住形态布局和公共配套设施分布等方向分别初步阐述优化设计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研究历史街区规划建设已成为广泛接受的重要观念.该文通过对历史街区及其空间环境系统化、理性化的分析,用全新的视角理解老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设
该文旨在探讨城市安居环境的构筑问题,主要研究思路是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理论及方法分析居住行为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外的建筑师的理论和采取的措施,以及中国
论文针对全球性的建筑风格趋同化,城市文脉被割裂的现象,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资源匮乏问题,阐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面对向着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不
该文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谈起,论述了小城镇及小城镇住宅产业对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意义.进而全面分析和论述了当前中国小城镇居住模式与技术应用的状况,以及小城镇住宅建筑的技
房地产策划是房地产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是适应市场的需求,研究市场发展方向.房地产策划是否成功,将是房地开发成败的关键.在中国房地产策划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心理正在逐步恢复理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方兴未艾,经过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发展
随着人们室外休闲活动的增多,为休闲活动提供场所的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也日益变得重要,如何在开放空间设计中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也成为设计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运用环
中国对于城市管理能力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对于在实践中产生和演变的管理问题还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在需要依靠改善管理来增加城市竞争力的年代中,这无疑是一
会展中心是人们进行物质交流和文化、学术等方面的信息交流活动的场所.随着社会 的发展,其已成为现代都市中一种具有广泛职能兼容性的建筑综合体,它所表现出的开放性特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