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经营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金融业经营体制主要有混业经营体制和分业经营体制两种模式,两种模式表现出不同的体制特征和相异的体制绩效.从国际来看,混业经营体制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把观中国现实,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金融界要求混业经营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经济金融转轨时期,研究现代金融业经营体制及其变迁问题,对中国金融业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和改革举措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该文共四章.第一章在对金融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体制的概念及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学术界有关金融业经营体制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着重从风险和效率角度考察了合分取向的焦点.第二章首先分析金融业经营体制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形成这一趋势的历史背景,指出混业经营不仅是现代金融经营体制的选择方向,也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对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特别是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了评析;最后分析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典型案例,为中国今后实现混业经营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三章在对中国金融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当初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基础性条件已经开始改变从而影响了该体制的适用性.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实行混业经营体制,打破体制非均衡态势是大势所趋.最后对分业经营体制下混业经营的个案进行分析,总结了中国现存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风险与效率角度考察了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与条件,基于现有的政治、经济、法律和银企行为素质的约束,金融业经营体制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改革的深化为之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金融合作是实现混业经营的最佳过渡形式;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理想模式,它具备了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优势,之后探讨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和监管.最后提出实施金融混业经营的条件准备.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在全世界彰显了自己的消费实力。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国境外消费额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1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全球奢侈品有将近一半是中国人消费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但其中超过70%的消费发生在内地市场以外,这揭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严重的外流现象。严重的奢侈品消费外流会对国内流通环节的利益造成损害,且会对我国政府税收和社会福利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我国政府一直试图综合施策引
在高考英语单项选择测试题的选项中,
本论文共分三章,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上市公司监管概述;一、上市公司监管的概念;二、上市公司监管的目标;三、上市公司监管的重心;四、上市公司监管的必要性;五、上市公司监管的国
沪深300指数基金是以沪深300指数为跟踪指数,它是指数基金中规模较大的一种,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然而各只指数基金的业绩究竟怎样?对于标的指数的拟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