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达成,东盟各国在南海地区海上救援、地区贸易以及交流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2017年5月10日,中国-东盟国家海上搜救实船演练第一次协调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凯旋华美达酒店举行。来自中国及东盟成员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和泰国等国家搜救机构代表及专家出席了会议。整场会议采用英汉-汉英交替传译的方式,为各国代表发言及讨论提供了便利。此次会议中,笔者作为译员之一参与了部分翻译,为与会各国人员提供英汉-汉英交替传译的服务。本报告将结合口译反馈以及口译实践录音,通过对口译过程的回溯以及口译员自我对话的方式,从译前准备、实践过程、存在的不足以及所采用的应对策略等方面对此次口译实践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其中,在分析口译实践过程部分,主要采用了理论演绎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根据相关理论对此次口译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追溯口译过程、查阅口译笔记等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在分析口译策略环节,将本次实践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口译策略分为省译、舍译以及直译三种类型,并逐个进行分析。本报告表明,理论与实践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降低认知负荷是提高口译流利度的有效方式。降低认知负荷的途径有很多种,涉及到提高双语技能、增强短期记忆、增加背景知识储备等相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