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一氧化氮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hui2638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皂角刺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一氧化氮和 C-反应蛋白的影响。   方法:取85只SD健康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喂养一周适应环境,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模型组)、皂角刺低剂量组、皂角刺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皂角刺高剂量组(高剂量组)5组,每组17只。按文献方法[8]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VitD3按每公斤体重65万单位的总剂量分3天灌胃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并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配方:胆固醇 3%、胆酸钠0.5%、炼制猪油10%和丙硫氧嘧啶0.2%、白糖5%、普通标准饲料88.5%),喂养8周,每组随机抽取2只,检测大鼠胸主动脉,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皂角刺低、中、高组( 0.5, 1,2g•kg-1•d-1),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自由进食与进水,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禁食 12 小时,给药 1 小时后以水合氯醛麻醉动物,开腹,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留取胸主动脉,观察肉眼对比观察内膜颜色、光泽和血管壁弹性。并制作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内膜光滑程度、内皮细胞(EC) 排列整齐情况,有无缺失、内膜下间隙是否变化,血管壁有无增生等情况。   结果:1 饲喂高脂饮食8周后,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   2 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   (1)总胆固醇:与模型组相比,皂角刺低剂量组可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皂角刺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甘油三酯:与模型组相比,皂角刺低剂量组有降低甘油三酯水平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皂角刺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模型组相比,皂角刺低、中、高剂量组均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模型组相比,皂角刺低、中剂量组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皂角刺高剂量组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情况:与模型组比,皂角刺低剂量组有升高一氧化氮水平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模型组相比,皂角刺中、高剂量组均有升高一氧化氮水平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C 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与模型组相比,皂角刺低剂量组有降低 C 反应蛋白水平的作用,差异尚有统计学意义(P<0.05);皂角刺中、高剂量组有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 病理形态学改变:   (1)正常组:肉眼可见主动脉形态正常,内膜光滑,无脂质沉积及斑块形成。光镜下可见主动脉结构完整,内皮细胞无脱落、增生,内膜内无泡沫细胞、淋巴细胞聚集,无平滑肌及胶原纤维增生。   (2)模型组:肉眼可见主动脉内膜上有斑块形成,边缘不整齐,部分斑块成块状,向内膜凸起。光镜下可见动脉内皮细胞脱落,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中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及淋巴细胞聚集, 纤维帽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和少量细胞碎片,斑块处中膜平滑肌细胞受压萎缩,可见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部分动脉壁内可见钙化灶。   (3)皂角刺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别不明显。   (4)皂角刺中剂量组:肉眼可见主动脉内膜上有不同程度的斑块形成,呈点、斑、条状,有些融合成片,呈灶状分布,向内膜凸起。光镜下可见动脉内膜部分区域增厚,内膜中见大量泡沫细胞堆积,但较模型组轻;动脉内膜部分区域欠光滑,少量内皮细胞脱落,动脉壁各层分界尚清;平滑肌轻度增生,间质有数量不等胶原纤维增生。   (5)皂角刺高剂量组:肉眼可见主动脉内膜上有不同程度的斑块形成,呈点、斑、条状,向内膜凸起。光镜下可见动脉内膜部分区域增厚,内膜中见数量不等的泡沫细胞堆积,但较模型组轻;动脉内膜部分区域欠光滑, 部分区域内皮细胞脱落,动脉壁各层分界尚清;平滑肌增生不明显,间质有少量胶原纤维增生。   结论:皂角刺具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血脂中 TC、TG、LDL水平,升高HDL-C的作用,此外,皂角刺还有升高 NO水平,降低CRP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主动脉病理损伤的作用。实验证实,皂角刺具有调节血脂、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和抗炎性因子作用,进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选取不同的穴位组合,采用电针来干预功能性便秘模型大鼠,并观察模型大鼠结肠中嗜铬细胞的数量和5-HT含量的变化,来探索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生理学机制,为进一步优化提高
  目的:中晚期胃癌不同程度地存在气阴两虚,痰湿凝聚是胃癌发病的基本病机之一,气血瘀滞贯穿胃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研究从“益气养阴、活瘀理气、化痰散结”理论出发,运
  目的:对27例30足ZwippⅣ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采用截骨并骨块翻转移植矫形术治疗,根据治疗前后 Bǒhler角、Gissanes角、跟骨高度、跟骨长度、跟骨宽度、Maryland足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