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所得税政策对公益捐赠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海关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lkero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方式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缓和社会矛盾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慈善活动的主体不同,慈善活动的形式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慈善活动。而根据《中国慈善捐助报告》,企业捐赠是社会捐赠总额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措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益性捐赠形式的多样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通过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完善来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捐赠行为?论文通过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理论和公益性捐赠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运用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选取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通过采用probit回归模型研究制度环境和所得税的实际负担率两个关键因素对企业捐赠意愿的影响,发现制度环境越差,企业的捐赠水平越高;通过对数据对数化处理,采用GMM估计回归模型,分析制度环境和所得税实际负担率对企业捐赠水平的影响,发现企业的所得税实际负担率越高,捐赠水平也越低。论文选取了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以上国家受赠主体的认定范围比较宽,实行“宽准入,严监管”的模式管理公益性捐赠中的受赠组织;捐赠扣除比例相对较高,对企业的公益性捐赠优惠力度较大;捐赠形式比较多样化,不仅包含货币捐赠,还包含很大比例的非货币性捐赠,并且具有成熟完善的资产价值评估体系;配套措施方面,后续监管制度比较完善,资产评估体系为非货币性捐赠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和制度支撑;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产捐赠的税收体系。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和其他国家的经验借鉴,论文得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扩大受赠机构资质评定的范围,拓宽企业捐赠的渠道,增加便利性;提高企业允许税前扣除的捐赠形式的多样性,鼓励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最大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完善税前扣除比例,增强政府对企业捐赠方向的引导性;完善配套制度措施,优化制度环境,简化流程,增强部门沟通合作,建立健全资产价值评估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大型输水管道穿越京哈铁路工程,在高铁两侧30 m之内严禁明挖,设计覆土厚度为0.8 m的条件下施工,由于大口径套管顶进过程因原状土粘结力过小导致局部涌起和偏移,需要
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地处大连瓦房店市西北沿海的土城、永宁两个乡镇,陆域和海域规划面积为342 km-2。本文根据生态基础水系统规划,提出采取合理的水利工程措施,保留重要的坑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