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以其显著的地域差异、浓厚的历史氛围、鲜明的民俗品格、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成为当今旅游的一大热点。同时,由于它可以满足现代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受旅游者的关注和青睐。凉山彝族自治州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具特色,形成了凉山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构成了凉山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积极挖掘凉山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本文在研究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俗旅游资源的种类、特征的基础上,对宗教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节庆民俗、居住民俗、婚姻民俗等主要民俗产品的开发进行了整理和总结,重点从开发形式、参与度和宣传促销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希望通过研究,开发出吸引力较强的多样化的民俗旅游产品。这不仅可以促进凉山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形成凉山的旅游特色,弥补以纯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的不足,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凉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对策提供支持,促进当地民俗旅游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播。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明确本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分析评述了目前民俗旅游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立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总结了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回顾。阐述了民俗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理论和现有的开发形式。第三部分主要就凉山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剖析凉山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情况,分析凉山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四点,分别是:民俗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民族文化内涵;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式不完善;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不够;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不强。第四部分针对凉山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发展建议,分别是:打造多样化的有文化内涵的凉山民俗旅游产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凉山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式;增强凉山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向国内国际推销凉山的民俗旅游产品。希望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提出,对充分利用凉山民俗旅游资源,形成和打造更多丰富多彩且具吸引力的民俗旅游产品,更好地发展凉山民俗旅游和整体旅游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凉山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比较组织支持与管理控制这两种相异的组织管理机制对组织学习的作用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组织支持有助于提升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增加
本文基于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了解,在阐述绩效考核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现行的绩效考核方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针对xx公司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旨在设
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作为一种新型的雷达体制,以其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成像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成像算法与多普勒参数估计算法的
目前,中小企业不仅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还吸收着我国大部分的就业人口,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的构建存在规模小、资本少、技术要求低、企业文化薄弱
<正> 中山和鲜虞的关系,是长期争论不决的历史问题之一.直到今天,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认为战国中山就是春秋鲜虞的继续;一说两者既非一国,也非一姓(族).根
目的探讨芪卫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CD2相关蛋白(CD2-associated protein,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1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已逐步成为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网络游戏以其独特的全新的娱乐生活体验,满足了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们的
我国房地产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证券市场上也获得了优先发展。然而,目前有关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西汉刘向受诏主持中央藏书的整理工作,为各书写定叙录,而这些叙录被另编一书成为《别录》,时间应该在郑玄之前的东汉时期,原因有三:一者,距刘向时代最近的《汉书》并未提到《
我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空巢”化速度较快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