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因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而声名鹊起。2007年第二部作品《灿烂千阳》一经出版便长期占据美国最畅销书地位并引起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如潮好评。《灿烂千阳》以阿富汗动荡战乱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故事的时间跨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历经三代人。作为一本女性小说,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从女性主义角度展开,但是这些研究基本是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展开,本文试图运用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灿烂千阳》中的三位女性角色的他者困境,女性气质的形成以及小说中女性角色对女性气质的背叛。最终目的是要探寻在他者困境和女性气质的影响下,女性自身的超越性和内在性的显现以及在超越性影响下,女性如何获得解放。作为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代表人物,波伏娃在自己的巨著《第二性》中明确表示自己从存在主义角度阐释女性问题。在《第二性》中,波伏娃阐述了女性的他者境遇,女性作为他者,失去了将二者中的另一者树立为他者的相互性。波伏娃认为,将女性禁锢在他者地位的,是社会与风俗强加给女性的女性气质。最终导致女性超越性的消失,内在性的显现。而超越性能够帮助女性获得解放,即帮助女性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不再依附于男性。本文试图探寻女性如何在超越性的帮助下摆脱他者困境,实现解放。本文首先分析小说中三位女性角色的他者困境以及女性气质的形成,女性气质帮助男性将女性束缚在他者困境内。小说中女性角色的他者困境具体表现并不相同,但是女性气质的形成过程却相似。女性对女性气质的内化最终导致超越性的消失,内在性的显现。只保留内在性的两位女性角色——娜娜和玛利雅姆的命运最终以悲剧收场,而从小接受良好教育而背叛了女性气质的莱拉最终在超越性的帮助下实现了女性解放。最终得出,女性只有摆脱女性气质,朝向未来谋划,显现自己的超越性的同时压抑内在性,女性才可能摆脱他者的困境,实现自己的解放。本文通过他者的视角,尝试对《灿烂千阳》中女性角色进行一种新的阐释与分析,同时也希望为《灿烂千阳》中女性角色的理解,以及当前女性的困境与解放抗争的现状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