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青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得贫困地区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加。城市的各种养老保障制度相对比较完善,社区活动场所分布广泛,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较多,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相对贫困地区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而贫困地区的空巢老人数量多,养老资金、人力、服务设施等资源匮乏,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医疗卫生水平低。如何解决我国贫困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高其养老水平成为事关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贫困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贫困地区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空巢老人特别是贫困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老人自身的生活水平,也是关系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大同市X县空巢老人养老问题,X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通过对大同市X县实地调研,了解X县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大同市X县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进行研究。运用多段抽样法进行调查问卷及数据的收集,采用第六次人口普查、2017山西统计年鉴、X县基层政府提供的相关数据以及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结合人口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内容,选用Logistic模型,从政府、社区、个人三个方面分别赋值,利用SPSS软件进行量化分析,从三个不同角度分析大同市X县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以及影响养老问题的因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及大同市X的养老现状,分析当地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同市X县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应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要从政府、社区、老人自身三个方面出发,统筹兼顾,特别是在在贫困地区,重点关注经济因素对空巢老人养老产生的影响,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面貌,加强贫困地区的社区基础建设,加强空巢老人的法律意识以及对当地社会保障政策特别是养老政策的了解,提升贫困地区政府、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提升老人的自我养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