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小檗碱(Berberine,BBR)在高糖环境下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 vascμLar endothelial cells,HRCECs)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μ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眼球提取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用作研究对象,在高糖培养基内模拟糖尿病环境建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模型,运用免疫荧光法进行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鉴定。实验分为低糖组、高糖组、高糖+5μmol/L小檗碱组、高糖+10μmol/L小檗碱组、高糖+20μmol/L小檗碱组、高糖+40μmol/L小檗碱组。HRCECs经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分别于加药后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在高糖环境下对HRCECs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HRCECs中VEGF的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MTT结果显示:(1)HRCECs在体外培养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后低糖组细胞数量明显少于高糖组细胞数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当小檗碱在高糖环境下对HRCECs作用时间相同时,对比高糖组不同浓度小檗碱(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加药组,对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P<005),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3)当小檗碱浓度相同时,同一浓度药物对体外HRCECs分别作用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对比高糖组不同时间段加药组对HRCECs均有抑制作用,且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对比高糖组HRCECs,在实验范围内,小檗碱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细胞抑制作用越明显。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当HRCECs在体外培养时间为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时,高糖组细胞中VEGF的量明显高于低糖组VEGF量(P<0.05);(2)当HRCECs中加入不同浓度小檗碱(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作用时间分别为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时,细胞中VEGF的表达较高糖组中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在实验范围内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3)不同浓度小檗碱加药间两两比较,组间细胞中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1)相较于低糖环境,高糖环境有利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能够促进HRCECs中VEGF的表达;(2)小檗碱能抑制高糖环境下培育的HRCECs增殖,且在实验范围内随浓度、时间增加抑制作用增强;(3)小檗碱能下调高糖环境下生长的HRCECs中VEGF的表达,且与浓度及时间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