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蜀葵花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黄酮成分具有多种功效。本文以黄蜀葵花粉末为原料,研究黄蜀葵花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其黄酮进行分离纯化,通过HPL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黄蜀葵花黄酮对·OH和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以及头发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内容如下:(1)对黄蜀葵花进行基本成分分析,其水分、灰分、脂肪、多糖及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17%、7.82%、2.19%、15.56%、12.13%。选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对黄蜀葵花黄酮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黄蜀葵花黄酮粗提物(AFC)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0(g/m 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该条件下黄酮得率为5.14%。(2)以DPPH·、·OH和H2O2清除能力和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溶剂萃取法对AFC进行分离得到正丁醇相(AFB),再通过聚酰胺柱层析纯化得到50%乙醇洗脱组分(AFB-2),其黄酮含量为802.61 mg/g,比柱层析前提高了47.96%,DPPH·、·OH和H2O2清除实验的IC50值分别为0.031 mg/m L、0.098 mg/mL、0.305 mg/mL,其抗氧化性能也明显增强。进一步,AFB-2经Sephadex LH-20柱层析得到AFB-2a、AFB-2b两个组分,并通过HPLC-MS推断AFB-2中含有6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杨梅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杨梅素-7-O-葡萄糖苷、棉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3)采用荧光法研究AFC、AFB、AFB-2对·OH和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在·O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试验中,AFC、AFB、AFB-2的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AFB-2的浓度为0.12 mg/m L时荧光强度(249.83 a.u.)最大,对·O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在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试验中,AFC和AFB的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AFB-2的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增大持续增强,当AFB-2浓度为0.6 mg/m L时,荧光强度为264.55 a.u.,对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4)研究黄蜀葵花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FC、AFB、AFB-2在0.020.12 m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XO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AFB-2的抑制作用最佳。进一步研究表明AFB-2对XO的抑制为可逆抑制作用,动力学特征为竞争性抑制类型,抑制常数为0.032 mg/mL。(5)通过蛋白流失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AFB-2对紫外损伤和H2O2损伤模型中头发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AFB-2对紫外损伤和H2O2损伤的头发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