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针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随着电网智能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由于智能配电网直接面向电力用户,且积极支持分布式电源等新能源电力设施的并入,这不但加深了配电网调度与运行管理的复杂程度,而且给配电网的施工和运行维护带来了更多的限制因素,因此导致配电网面临的风险类型更为繁杂、受到的风险影响更为突出。为了可靠地保证智能配电网的正常运营,须实时掌握其面临的风险类型及严重程度,故应对网络的风险状态进行实时评估。首先,本文在剖析智能配电网特征的基础上,选取目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风险因素,按照风险评估的基本准则和一般流程,建立多层级网络风险评估体系;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将网络风险状态划分为5个等级,并量化为具体的风险值区间,为直观地评判网络的运营情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后,本文提出了一套针对网络风险评估体系的最优变权分配方案。考虑到传统的主观赋权方法在分配权重时常常忽略专家主观意识对处理过程的影响,本文基于相似度聚类分析定义了专家权威关联系数这一新概念,将其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相融合,以使确定的主观权重更为有效;为了充分计及评估指标参数的时序特征,本文利用熵值改进传统CRITIC赋权法,根据各微观指标在网络发展的历史阶段、当前阶段和未来阶段的评估值,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将两类权重系数整合为指标的最优变权,将传统的静态评估转化为结合趋势分析的动态评估,为全面掌握网络的运行状况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其次,本文具体阐述了各微观指标风险值的计算过程。针对定性评估指标,本文基于集值统计专家估价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判,考虑到评估过程中存在各种模糊性、随机性和专家心理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引入专家评估信任因子度量评判结果的信赖度;针对定量评估指标,本文建立了岭形模糊隶属度函数作为其评估函数,并通过算例证明了本文构建的评估函数相比于传统评估函数在性能上具备明显的优越性。最后,本文以某10KV智能配电网示范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地阐述了网络整体风险值的求取过程。通过将计算结果和网络实际运行状态作对比可以证明本文提出的智能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网络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并可对网络面临的风险严重程度作出较为准确的量化,对于全面推进智能配电网的趋优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