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系统及链路层拓扑发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网络运行状态及网络设备进行监控管理,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网络拓扑发现则是网络管理中其它功能模块的基础。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对网管系统功能及架构的设计以及对链路层拓扑发现的相关算法研究、改进和应用。在系统功能及架构设计方面所做的工作:首先,对网络管理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相关协议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将系统定位于企业级应用,主要是对主机和服务的管理,对系统进行了良好的架构设计和功能设计,使得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各功能模块也得到了实现。在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首先,介绍了拓扑发现研究意义和现状;然后介绍链路层拓扑发现相关背景知识,并对常用算法进行了介绍分析,重点对其中的基于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的拓扑发现算法和基于AFT (Address Forwarding Table,(?)址转发表)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对基于STP的拓扑发现算法发现不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算法中加入了对地址转发表的计算,从而使算法能够对不支持STP协议的可网管交换机进行发现。对基于地址转发表的拓扑发现算法在地址转发表不全情形下,很难正确发现拓扑连接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判定规则,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从而确保能够发现正确的拓扑连接关系;最后,系统实现了能够根据网络运行STP协议的实际情形,自动选择两种算法中一种进行拓扑发现。
其他文献
运动是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的依据。机载SAR利用载机在运动过程中的不同位置接收回波信号模拟天线阵列进行成像处理,实现了方位向的高分辨。在聚束模式下,由于合成孔径时间
在光子学领域,光衍射极限的存在限制了光子器件集成度的发展。因此,如何突破衍射极限的限制,使得人们能够在纳米尺度范围实现对光子的传输和操控已经成为了现代纳米光学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大力推进了电网的信息化进程。随着电网系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电网系统对于数据库的存储能力及实时性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比传统磁盘数
强弱信号并存时,由于强信号对弱信号的压制和掩盖,弱信号的估计成为测向技术的难点。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以一强一弱两个信号为例,推导了强弱信号
多路视频采集是视频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用Altera公司CycloneⅡ系列的FPGA器件实现了四路视频采集的显示系统。该系统输入为四路PAL制模拟视频信号,输出为一路V
MIMO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天线总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大大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信道容量,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优选技术之一。基于时分双工(TDD)模式的
随着Web2.0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并发社交网络的大规模应用,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数据一致性方面的苛刻要求使得其在可用性、扩展性等方面出现了功能不足的情况,NOSQL数据库的出
针对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是情感计算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中主要是对基本情绪的生理信号研究。近年来情感识别研究的情绪种类已经由基本情绪过渡到例如焦虑、失望等复杂的社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主要用来对飞机、舰船、导弹、空间碎片等运动目标进行成像和识别。近些年来,随着在国防和民用领域的应用中对成像质量要求提高,高分辨ISAR成像理论和技
四足步行机器人与轮式、爬行式和履带式等移动机器人相比,有着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国内外研究者们已针对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稳定行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重点研究了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