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来大陆旅游、观光、工作或生活的台湾同胞数量激增。上海作为台胞在大陆最大的聚居点,市政府在努力做好市政建设的同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服务在沪台胞的政策措施,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出入境等各个领域,其出发点在于更好地服务在沪台胞,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重在调查在沪台胞对上海市政府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以期在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指导下,以为在沪台胞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为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文献综述,阐述了开展服务满意度研究的理论根基。以在沪台胞、台商、台生为对象进行问卷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上海市政府公共政策的真实认识与看法,再通过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满意度的真实原因。研究表明,不同基本信息的在沪台胞的满意度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年龄”和“来上海时间”四个变量与满意度有相关性,其中“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其它三个变量呈正相关。这说明台胞的学历越高,在台湾接受的教育越多、时间越长,台胞对上海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就越低。综合以上研究分析,发现很多台胞因受长期“去中国化”教育而形成的固有而强烈的台湾主体意识、上海市政府对在沪台胞的服务工作到位与否,以及上海市政府的施政能力如何是影响台胞对上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在结合分析结果开展讨论的同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在沪台胞对上海市政府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提出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是积极引导、化解台湾主体意识,通过两岸交流往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台胞的民族认同感;二是促进人性化服务台胞,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标准,提升对在沪台胞的社会生活服务水平,大力促进台湾青年在沪就业、创业,并建立有效的台胞急难救护体系;三是努力提高上海市政府施政能力,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智慧城市和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