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城市化的纵深发展,关于土地资源利用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从我国现阶段和将来较长的时期看,土地资源仍然是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研究这一课题,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价值,有利于城乡统筹,有利于区域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持续性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城市化进程较快,土地资源闲置数量较大,单位面积土地产出GDP较低。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防止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与发展情况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道路。科学发展观指出:要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就是基于这一原理而提出的。土地资源整合是指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政治条件下,将某一区域内的土地资源通过某种方式进行统筹规划、整理,进而达到提高现有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区域持续发展,使土地资源的价值得充分体现的过程。它是在按照发展、公平、整体、科学、长期的原则下,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做出的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性贡献的行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由此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己经对我国西部地区,乃至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成为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集群在不同的发展历程中的土地利用经验总结,提出西部地区应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土地调查评价和监测、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强化土地产权管理,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严格执法的力度,严查各种土地违法案件等有益对策。
其他文献
现代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在改善飞机飞行品质和提高飞行性能、实现自动化飞行、减轻驾驶员工作负担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设计性能优异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者必须
文章学界对“三要素”的理解尚不科学。论点应是议论文中被论证或不对别的观点进行论证的观点。据此可将论点从众多观点中区分出来。论据是论证论点的客观实在性事实材料。分
本文将通过几种数学建模方法对农业的发展建立模型,论文中的数据均来自于全国及湖北省统计年鉴。首先,利用关联分析方法对于农林牧渔各产业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进行分析,其次将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城乡关系的历史。“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城乡关系是每一个争取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微生物浸出技术以其成本低、投资小、流程简单、环境污染小、适合于低品位矿的加工利用,显示了其处理低品位矿的优点,具有可以扩大可利用资量的潜力。在我国铜矿的开发利用方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个体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PKM)则是知识管理理念、方法在个体的体现,是对个体知识进
重庆地区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典型。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重点问题。重庆地区农村消费不足不仅不利于重
在以七鳃鳗和盲鳗为代表的无颌类脊椎动物中,虽然发现了与有颌类脊椎动物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s,TLRs)、B细胞受体(B-cell receptors,BCRs)可变区具有相似结构的先天性免疫
唐宋时期四川盆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动,这种变动可以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两方面来研究。此种研究不仅可加深我们对当时本区乡村城镇化动因的认识,
我国农村住宅在建设、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巨大,在全球能源资源状况日益紧张的今天,这一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本文在国家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