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消费能力的改变,广大乡村地区因使用功能不符合使用要求,居民进行自建、自主更新改造民居的现象日益突出。民居在更新改造时会涉及到建筑空间扩容、结构加固、构件更换、材料更新,以及室内外装饰装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地方民间工匠又因地区不同,有当地自己的建构经验及做法,这些集合民间工匠的建构智慧、经验、技艺大多是以“口传心述”的形式方式在民间相传。其中有一些砖构、石构、木构技术比现行的钢筋混凝土构筑技术更具有适宜性、生态性、经济性等特点和优势。传统建构技艺与钢筋混凝土构筑技术可以相互补充。因此,研究、比较、解析传统建构技艺具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笔者选取大理地区的民居更新改造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其理由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近些年来大理地区的民居更新改造活动比较普遍;其二是大理地区的民间工匠在砖构、石构、木构方面技术比较成熟和稳定,而且发展历史悠久,受其他地区的文化及技术的影响比较少。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路,展开研究工作:通过实态调研,收集民居更新改造的典例,分析其更新改造的目的、内容、方式以及砖构、石构、木构技术运用范围;通过图式与模式比较,寻找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民居建造建构与更新改造的共同性与差异性,说明砖构、石构、木构技术实施的难点和重点;总结全文要义,汇总砖构、石构、木构方面的图式图则,同时对大理地区的民居更新改造问题提出对应性策略及模式,比如:“因时而建”,避让夏末秋初的雨季及其收割季节,列出大理地区适宜的建构活动时间表;“因人而异”,根据居民的使用要求和经济能力,提供参考性的技术经济指标及造价计算公式;“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民间工匠的砖构、石构技术及木构装饰装修技术,整理提供出大理地区认可有关砖构、石构构造技术详图及木构装饰装修详图,及做法图集;“量体裁衣”,提供容量适宜有关客栈、餐馆等建筑设计的参考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