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9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的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完善冠脉造影检查,在入院后即刻或第二日清晨完善相关血液生化检查。根据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为ACS组265例,对照组86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11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46例。ACS诊断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发布的最新UA、NSTEMI及STEMI诊疗指南中的相关定义(2012-2013年)。统计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Gensini score,GS),通过对GS三分位数法将GS分为三组(低值组GS≤30分90例,中值组30分<GS<50分89例,高值组GS≥50分89例)。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中男性比例、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年龄、D-二聚体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1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明显升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性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NLR均依次升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对照组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在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中NLR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和不稳定性型心绞痛组中NLR无明显差异。3、一般临床资料在不同GS组中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年龄、胆固醇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3和0.01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在不同GS组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进一步将上述指标在不同GS组中进行多重比较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NLR在GS低值组、GS中值组及GS高值组中任意两组之间均存在差异。4、在对ACS和高GS的危险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中发现不但年龄、性别、糖尿病患病率、BMI是ACS独立危险因素,而且NLR也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28 95%CI:1.218-1.919 P=0.000)。同时NLR和年龄是高GS患者独立危险因素(OR=1.604 95%CI 1.218-1.919 P=0.000和OR=1.305 95%CI1.008-1.062 P=0.012)。5、应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白细胞分类及NLR与高GS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白细胞与高GS呈正相关r=0.352 P=0.000,中性粒细胞与GS呈正相关r=0.436 P=0.000,淋巴细胞与高GS呈负相关r=-0.261 P=0.001,NLR与高GS呈正相关r=0.552 P=0.000。6、对GS高值组患者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在诊断GS高值组患者时,NLR较白细胞及其亚型有最大曲线下面积0.769(95%可信区间0.702-0.835,P=0.000)。NLR为3.35时为鉴别GS高值组的切点,其特异度为71.9%,敏感度为81%。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血液中NLR明显升高,NLR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2、NLR与ACS患者Gensini积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NLR可以独立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3、当NLR>3.35时预示着更高的ACS风险和更严重的冠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