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8、IL-10及IL-18/IL-10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离体正常动脉壁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表达情况的差异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IL-10、IL-18含量的差异,探索这些因子与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方法:  实验组:患者入院后检查颈部血管彩超,根据回声强弱分为稳定斑块组(stable plaques,SP)和不稳定斑块组(unstable plaques,UP),两组患者共24例,均为颈部AS斑块形成,导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而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对照组:我院外科住院患者15例,行开放性手术,手术切除的动脉组织。住院期间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排除颈部AS。标本取出后实验室处理,检测IL-10、IL-18的表达,所有患者入院第二天抽取空腹静脉血,实验室测血清IL-10、IL-18浓度。  结果:  1.IL-18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mRNA的表达,在对照组中无表达。不稳定斑块与稳定斑块表达有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中IL-18表达高于稳定斑块。  2.IL-10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mRNA的表达,在对照组中无表达。不稳定斑块与稳定斑块表达有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中IL-10表达高于稳定斑块。  3.实验组血清IL-18、IL-1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IL-18浓度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IL-10浓度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  4.血浆IL-18/IL-10比值在不稳定斑块组患者高于稳定斑块组患者(均p<0.05),稳定斑块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在正常动脉中无IL-18、IL-10的表达,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IL-18、IL-10的表达,在不稳定斑块中的表达高于稳定斑块。提示IL-18、IL-10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与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  2.血清IL-18、IL-10浓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严重程度。  3.血清IL-18/IL-10高低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和冠脉钙化的关系,分析骨桥蛋白(OPN)在骨代谢和冠脉钙化形成中的作用,判断OPN对骨质疏松患者血管钙化形成的影响。  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
目的:评价虹膜固定型屈光性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对12例(19眼)高度近视眼,屈光度-18DS~-26DS,年龄19~40岁,平均29.2±3.6岁,术前裸眼视力3.78±0.39、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