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文中的“curator”一词据称是由台湾的陆蓉之女士自上世纪80年代翻译为了“策展人”,而后“策展人”这一称谓己被国内市场广泛使用并为大众所熟知。“策展人”这一身份已然逐渐在当代艺术生态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策展人制度的滥觞和发展为中国当代艺术展览融入了新的工作方法,带来了新的契机。艺术展览的主题和形式、展陈方式和方法、空间设计和利用等方面出现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变化。笔者从不同的维度出发,通过追溯“curator”的词语来源与演变,分析“curator”中文译名的特征;并对策展人的自身属性、策展人与其他艺术角色的关系、策展人所处的社会场域,以及策展人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中的自处形态进行了梳理、剖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外策展人的实践案例及其策展语言和风格的形成,旨在探讨基于中国语境下“策展人”意义的生成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