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齐沙漠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及其物源分析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ai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布齐沙漠的物源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并存在周缘山脉侵蚀、就地起沙、黄河补给等诸多观点。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是物源示踪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沙漠不同地区地表沙与其潜在物源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解析库布齐沙漠的物源。研究共分析了包括河套古湖滨湖相细沙、沙漠内部基岩、黄河及其本地二级支流河道沙、以及沙丘表面沙等在内的9个样品的900粒碎屑锆石。研究还采用光释光测年法确定了古湖样品的地层年代。结果显示,库布齐沙漠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谱峰为2.5Ga、1.9Ga、960Ma、450Ma和280Ma。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显示在沙漠内部物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性,反映了自西向东黄河物源贡献的递减以及南部山脉和基底物质贡献的递增。河套湖盆可能对沙漠东部近源古老基岩物质和黄河携带的远源物质的汇集起到了重要作用。湖盆干枯后经风化剥蚀,间接为库布齐沙漠注入本地基岩物质和黄河远源物质。通过对本区潜在物源区的进一步对比发现,本区中西部物质很有可能是黄河从青藏高原东北缘搬运而来,而东部物质主要来自于古湖沙的翻新。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利用测井、钻井及大量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综合采用了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最新理论,运用编制构造演化剖面、计算断层落差、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等方法,对研究区
本文在利用二维、三维地震、钻/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解释等理论和方法,对渤中凹陷古近系盆地的结构、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类型、沉积相
渭北隆起与秦岭造山带隔渭河断陷相邻,其构造热演化尤其是晚中生代以来的差异隆升过程一直是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盆-山”关系研究和油气勘探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采用野外
马家滩构造区带位于贺兰—银川伸展构造系、六盘山冲断构造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处于极其特殊的构造位置,其形成演化是与周围各构造单元相互作用的结果,对马家滩构造区带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湖相碳酸盐岩发育广泛。东营凹陷、车镇凹陷、沾化凹陷等都发现了高产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区位于沾化凹陷西南部,该区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储层的发育特征缺乏系统的认识。论文以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生产测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石炭系—二叠
古地震是指保存在地质记录中的史前和历史上没有明确记录的地震(Wallace R E,1981),对于地质学家而言,地质记录永远是第一位的(林景星,2008)。古地震研究可以延长和补充短暂仪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