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历史观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da_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和运用历史方面,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全党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但却不是为了成为一名纯粹的历史学者,而是意在思考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无论是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毛泽东对历史的认知和总结、分析与运用皆是基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借史育人,最终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其中,毛泽东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就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观。  毛泽东的历史观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辨证结合起来,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于实践中迅速实现了由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由英雄史观向群众史观的转变、由改良史观向革命史观的转变。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毛泽东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从历史长河当中汲取改造现实社会的智慧和良方,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毛泽东历史观的许多具体内容或许会因时代的制约而与我们当前的现实环境不相适应。但是,毛泽东历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今后研究和运用历史则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学习毛泽东的历史观有利于帮助我们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史国史、科学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这对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以及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互联网+”新形态的发展深入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推动社会产生了一系列与传统媒体深入结合的新兴互联网新闻传播平台,互联网自身独具的广泛性与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促使互联网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面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汹涌发展,我国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已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政策管理体系,但是互联网新闻传播平台的快速更迭仍然为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政策的制定执行提出更高要求.淫秽色情、虚假谣言、侵权欺诈
学位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新兴行业的日益增多,利用职业便利的犯罪数目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单纯依靠传统的刑罚、行政处罚已不足以有效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在这一立法背景下,《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