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的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发展受到重创,中国也深受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国际贸易的萎缩,使拉动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而城镇化作为拉动内需的最主要途径,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中国城镇化稳步发展、不断转型的大背景下,小城镇作为“城市尾,乡村首”的城乡纽带,地位十分重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资本的大规模转移,为我国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新空间;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令城市的先进理念、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向乡村传递,令乡村的农副产品向城市输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快速推动城镇化进程等战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尤其现阶段,我国大城市已经到达了一个比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大城市病”逐渐暴露,部分大城市开始限制城市规模。大城市的任务将侧重在优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方面;而在拉动内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等方面,小城镇的作用日益凸显。所以,以我国国情为本的小城镇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究迫在眉睫。本论文探讨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在比较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经验的同时,以任丘市的“重点镇”建设为案例进行重点分析,希望能由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城镇建设的科学之路。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三种研究方法。全论文由四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和归纳,提出本论文的整体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界定了小城镇和城镇化的相关概念,介绍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归纳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几种类型,明确了小城镇与城镇化的关系和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扮演的角色,并对相关小城镇建设模式进行论述。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的资料对任丘“重点镇”建设模式进行重点分析,总结了任丘“重点镇”建设的现状、思路、主要做法、创新性以及“重点镇”建设对任丘的重大意义。第四部分基于任丘“重点镇”模式宏观上对小城镇建设创新模式的启示,提出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在顶层设计、建设思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时代下各行业的数据广度和数据深度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海量大数据的高效挖掘分析将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效益。高速发展的经济
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学术界有关梵剧影响中国戏曲的研究作一总结,并就其研究的发展、成果、问题与方向,做简要概括和评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为保先进、反腐败,采取了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方针,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一直是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活动越来越强,在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近年来,极端天气情况不断增加
目前世界能源紧缺,相变材料(PCM)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材料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其中常用的相变材料多为固-液相变材料,此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液体的泄露,不易运输和存储,于
语境,就是指语言所运用的环境,也是我们交流的环境,曾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具体语境的语言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形象地说语境就是人们说话的前言。在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而科技型企业作为带动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重要。但目前国内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状况却不
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畜牧兽医类专业实践活动出发,分别在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锻炼和创新创业实践4个层次上设计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认知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研究者众多,研究角度多样,但具有共性的基本特征是,探求语言与人类认知活动之间的关系,语言与人类基于经验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从
贵州乌蒙山地区作为我国重点扶贫开发地区,其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当地人民群众提升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一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影响着我国整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