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科幻三巨头”之一,韩松多年来致力于科幻创作。他始终坚持自己独树一帜的创作原则,以晦涩饱满的语言,充满批判与思辨的风格,成为中国科幻作家中独特的存在。韩松秉持知识分子的严肃思考,密切关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进程,将目光投射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以先锋的姿态书写专属中国的科幻寓言。其作品因晦涩曲折的文字、破碎扭曲的意象、混沌不清的人物形象而有较大争议。本文以韩松科幻创作中引起争议的核心要素“异质性”和“悖谬性”为切入点,对其创作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期为韩松研究开拓新的阐释空间。绪论部分对韩松生平及其创作情况作简单精要的介绍,同时介绍选题的研究现状。其后阐释“异质性”和“悖谬性”的文学内涵,以此说明韩松创作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指明选题的研究价值。第一章以韩松书写中极端的“非人化”倾向为线索,分别选取韩松小说中个体的三个异化阶段作为切入口,分析其小说中的强烈现实指向,并探讨个体与权力、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其次,指出韩松作品中“习惯异化”的哲学,讨论韩松对“异化”的独特思考。第二章以“悖谬”和“空间”为关键词,对韩松小说中的三重空间想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讨论韩松小说中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的关注与反思。韩松在文本中创造了独特的“交通工具空间”“中托邦”和“幽闭宇宙”的空间模式。从改造和重建日常生活空间,到反讽和重构乌托邦母题,再到反思和追问宇宙存在的终极奥义,韩松将现实与超现实结合,重新解构技术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第三章以“现代性”为关键词,以时空倒序的方式观察作家是如何从现代性的角度探讨未来、现实与传统的关系。韩松通过对技术的祛魅与批判、对“五四”启蒙主题和鲁迅精神遗产的再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指认与颠覆,反思在技术时代背景下科幻小说对历史与未来的承接作用。中国科幻作家在新世纪异军突起,以不同科幻文本重建与世界对话和思考的方式。结语概括韩松的精英化科幻思考之于中国科幻文学的独特性,指明韩松小说之于当代文学的独特意义和被忽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