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波兰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权建立伊始,波兰经济因遭受战后的破坏而陷入瘫痪状态,人民生活十分困难。波兰当局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实行了正确的经济政策,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1948年后,政治形势转变,斯大林加紧了对东欧的控制,在波兰推行“斯大林模式”。因此,造成国民经济失衡,引起人们对政府的强烈不满,导致波兰爆发了多次危机。为了解决危机,波兰统一工人党实施了改革措施,但收效甚微,陷入了“上台—改革—罢工—下台”的政治循环的怪圈中。波兰统一工人党不但没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反而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信,削减了党执政合法性基础,最终造成波党丧失了执政地位。本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对合法性问题作一个简单的探讨,借助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力求对合法性的相关问题作较完整的阐述。第二部分主要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梳理1956年波兹南事件、1970年“十二月事件”和1980年危机发生的概况,并在合法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这三次危机中的影响波党执政合法性的因素。第三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波兰危机发生的根源。“斯大林模式”与波兰具体国情的冲突是危机发生的根本因素,宗教在波兰危机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了解波兰的民族特性可以更好地理解波兰危机爆发原因,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影响的扩大、团结工会的兴起和西方和平演变,最终导致了波党丧失执政地位。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对战后波兰三次危机中的合法性问题研究,从意识形态、制度和规范、统治绩效等方面总结波兰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和教训,对如何更好地巩固我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地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