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OCT检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研究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m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前瞻性研究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three dimensional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3D-OCT)检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经药物降眼压缓解后1d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与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比较,初步探讨青光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改变的可能机制。  [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8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应用TOPCON3D-OCT确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6例30只眼进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检测,此为病例组。同时对40名健康者(40只正常眼)进行检测作为对照组,并对比两组的差异。  [结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测得黄斑中心凹、黄斑中心1mm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38.38±51.77)μm、(248.31±40.79)μm;正常眼分别为(195.73±16.38)μm、(220.15±18.61)μm,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3.30,均P<0.05)。而黄斑内环、外环各象限视网膜厚度(上、颞、下、鼻)及黄斑区视网膜体积对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经历急性高眼压后黄斑区中心凹及中心1mm视网膜增厚,我们认为与黄斑水肿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1、评估超声造影(CEUS)、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在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应用价值;  2、探讨超声造影(CEUS)、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技术通过评价颈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