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气味理论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203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叶天士对气味理论的认识与运用,归纳总结叶天士运用气味理论规律,探寻叶天士气味理论辨证运用体系。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文献挖掘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筛选叶天士相关著述并对其进行系统挖掘整理,以探求叶天士对于气味理论的认识,分析叶天士对于气味理论的具体运用,最后归纳其运用气味理论规律。研究结果:1.通过综合分析所有叶天士相关著述,指出研读叶氏医案需要注意事项:医案存在改动,探讨药物气味不依其次序,案中所述气味与具体用药关系不一,其具体药物气味认识并非一致等。2.依于叶天士所述原义,全面系统整理分析其对于五味理论的具体运用:具体包括甘味、辛味、辛苦、辛甘等配伍分别在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中的运用;以及苦味、酸味、咸味、淡味、酸苦、咸苦、酸咸及其他复杂配伍的具体运用;并总结叶天士著述中所提及运用的《黄帝内经》气味理论。3.总结四气理论运用规律:当察病邪寒温、分其阴阳所属、辨别病位表里、辨其气血层次、斟酌体质差异、依于所属脏腑、别其正邪虚实,以及寒凉需慎防凝涩冰伏、温病亦可用温热药物等内容。4.归纳芳香性味运用规律:芳香性味具有芳香逐秽辟邪、芳香通窍开闭、芳香醒中、芳香入络等功用。阐述辛香辟秽、辛香流气、辛香醒中、辛香通络与辛香温柔等辛香配伍的运用规律。并指出其禁忌与变通运用方法。5.系统总结叶天士运用气味理论规律,构建叶天士气味理论辨证运用体系。叶天士指出其运用气味理论,是以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药物气味之偏性,以纠正机体阴阳之偏与调谐脏腑功能状态。其气味理论是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对气味理论的认识与运用为基础,并博采刘河间、李东垣、喻嘉言等诸医家对于气味理论的阐述。叶天士运用气味理论辨治外感热病,主要以三焦辨证思路,结合卫气营血理论:病在上焦卫分,用药辛散宜轻,入于气分治用苦寒,内陷营血则以咸寒,阴伤宜加甘寒;病及中焦,则以苦辛寒清,湿滞多用温通;病入下焦,当以咸苦清养,阴亏需以甘咸。其气味理论在内伤杂病中的辨证运用规律主要体现为:辛散通阳宣瘀,气血不通多用辛味;苦坚清泄燥湿,泄热祛湿多以苦味;甘缓益阴补气,正气不足宜用甘味;酸收益阴泄肝,敛正调肝多伍酸味;咸软降逆走下,病在下焦宜用咸味;淡渗利湿通泄,湿浊气阻多伍淡味;而对于其他复杂病机,则需治宜多种气味合化等。研究结论:在“天人合一”理念影响下,药用五味主要依于五行理论、寒热温凉四气主要根据阴阳学说,进行调节机体的阴阳偏颇与脏腑失谐,亦即理偏就和。叶天士谨仿经旨、效法仲景,在辨证论治中注重气味理论,亦是依于阴阳五行理论指导气味运用。而在此基础上,叶天士灵活变通运用气味理论,将其理法贯穿于医案之中,并结合其体悟而创立新说,终至自成一家的气味学术理论体系。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对奶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择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功能性小肽,对胃肠道具有特异性的调节功能,能通过刺激肠细胞的增殖,抑制肠细胞凋亡和水解而增加肠绒毛高度、黏
当银行对民营企业放贷收紧后,对国有企业的放贷条件却日益宽松,这使得一方面急需资金扩张业务的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而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较容易获得低成本银行资金。民营企业便
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受制于它的研究对象。而法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文章以西方三大法学流派思想为引线,介绍了价值分析方法
电力变压器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而继电保护是电力变压器能够应对各种突发问题,保障电力变压器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装置。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力变压
当下,中国纪录片正在开始艰难的市场转型。打造一条完善的纪录片产业链,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的现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肛周湿疹患者(中药熏洗组)均给予中药熏洗法治疗,50rnin/次,1剂/d,分两次使用,再选取本院同期60例肛周湿疹患者,给予醋酸氟轻松软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骨筋丸胶囊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选用Hypersil ODS分析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45:55),流速:1.0 ml·min~(-
<正> 原子、离子极化率和极化力,是计算分子性质的一些基本参数。对于离子极化率,至今仍多使用1927年鲍林计算的欠完整的数据。原子极化率的数据更缺乏,虽然近年来有人作了一
<正>TBD(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及DBU(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等是一类可以催化环酯单体(如己内酯)开环聚合的高效无金属有机催化剂。本文通过甲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