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痛症患者足底压力及步态特征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0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一、对比跖痛症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足底压力分布和步态特征的差异;二、观察跖痛症患者穿着定制矫形鞋垫治疗前后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的改变,探讨跖痛症患者应用定制矫形鞋垫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跖痛症患者30名入组实验组,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受试者组,收集两组受试者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数据进行对比。收集患者治疗前疼痛、足部功能评分及跖痛症临床治疗观察表数据。给予患者穿着定制矫形鞋垫,在治疗一个月后收集患者疼痛和足部功能评分。在一个治疗周期(3个月)结束后收集患者疼痛、功能评分、跖痛症临床治疗观察表以及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等指标。对比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和三个月后,疼痛和功能评分改变;对比一个治疗周期前后患者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指标变化。研究结果:(1)跖痛症患者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与正常人存在差异。自然站立状态,患足比健康人承受更大的足底压力,并且出现单足负荷过多的现象,过多的负荷更多被分配到前足。后足负荷则明显减低,中足负荷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不显著。跖痛症患者足弓高度减小,足弓指数增大。自然行走步态下,跖痛症患者前足承受较大的压力,同时承受更大的单足、前足负和中足负荷,对应的后足负荷则明显减少。患者在步态周期中支撑时间增加,摇摆时间减少,加速度增大,步伐长度变短。后足/前足载荷减小,荷载变化和合力COF增大。(2)经矫形鞋垫治疗后,跖痛症患者疼痛症状、足部功能及足底动、静态生物力学指标改变。主要表现在:①患者VAS疼痛评分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②患者AOFAS踇趾跖趾-趾间关节活动评分治疗后显著增加(P<0.01)。③患者足底胼胝体面积在治疗后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足部静态指标:治疗后患者足底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单足负荷、前足负荷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足负荷提高,差异显著(P<0.01);中足负荷减小,无统计学意义(P=0.12)。足弓高度增加,足弓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足底动态指标:治疗后患足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单足负荷、前足负荷、中足均明显减小(P<0.05),后足负荷、后足/前足荷载变化显著增大(P<0.05)。治疗后患足支撑时间减小,摇摆时间增大,加速度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速减小无明显差异(P=0.15)。步伐宽度减小不显著(P>0.05),步伐长度则明显增大(P<0.05)。荷载变化减小、合力COF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跖痛症患者异常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可导致前足疼痛、胼胝体增生等症状,影响患者足部功能及日常生活。(2)矫形鞋垫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前足功能状态,纠正患者双足负荷分布不平衡、足底压力分布紊乱的状态;改善步行时足部支撑与摇摆时间分布不均的情况;提升内侧纵弓的高度,增强全足的稳定性。(3)长时间佩戴矫形鞋垫,可有效纠正足底生物力学紊乱导致的疼痛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矫形鞋垫治疗跖痛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在最近十年,半群理论被成功地应用到偏微分方程理论的研究中,最著名的成果之一是Caffarelli和Silvestre关于分数阶Laplace算子的工作.在最近几年,研究一些分数阶算子的性质是调和分析与偏微分方程理论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抛物半群方法和抛物Calder6n-Zygmund理论研究抛物热方程和抛物调和震动发展方程,然后研究了联系这些抛物算子的半群的Littlewood-P
本文围绕V-调和映照展开,研究了V 调和映照的Schwarz引理、Liouville型定理以及常边值问题.也研究了关于算子△V的抛物方程的梯度估计.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我们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概括了本文的结构.第二章,我们简要介绍了本文所需的基本预备知识,包括联络、V-调和映照、近Her-mite流形间的全纯映照.第三章给出了 Riemann流形间V-调和映照的Schwarz引理,作为应用,得到了从
冰盖探测与稳定性研究是预测未来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内容。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东南极冰盖同西南极冰盖一样也经历着快速变化,而认识冰盖特征及其演化历史是研究冰盖运动变化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所以东南极冰盖历史特征及其物质平衡变化机制在整个冰盖稳定性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极地科学家就东南极冰盖断面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果,如冰盖表面地形、表面积累率、冰流以及冰厚和冰下地形等。然而对于冰盖历史特征
非交换数学是目前国际上数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非交换鞅作为非交换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拟鞅是比鞅更一般的鞅型序列,然而关于非交换拟鞅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以非交换拟鞅为研究对象,把非交换鞅理论中的许多重要结果拓展到非交换拟鞅.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综述了本论文相关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选题动机,并且对本论文研究结果作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二章,简要地介绍了本论
为改善冬季南方山区公路的通行能力,搭建一套基于远程控制(RPU)的公路抗凝冰系统,实现预防山区公路结冰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凝冰预警模块、抗凝冰装置和终端控制平台的设计要点,为将来路面抗凝冰新技术提供了实施依据。
组蛋白修饰是染色体结构和转录的重要调控因子,负责组蛋白修饰的酶在表观遗传中被定义为“书写”蛋白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参与到了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DNA复制、转录延伸、DNA损伤修复等通路中。在酵母中五个包含JmjC结构域的去甲基化酶分别是:Jhdl,Jhd2,Rphl,Gisl,Ecm5。本课题中我们对酿酒酵母中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Rphl在DNA损伤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指出Rp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能量感受器,由α催化亚基,β亚基和γ调节亚基组成异源三聚体。在哺乳动物中,每个亚基可由多个基因编码(αl,α2,β1,β2,γ1,γ2,γ3),从而理论上形成12种可变组合。AMPK的激活依赖于LKB1或CaMKK β对其Thr172的磷酸化,而AMP或ADP与γ调节亚基的结合可通过构象改变进一步的提高AMPK的激酶活性,因而在细胞缺血、缺氧、
本文重点讨论了量子自旋系统基态的数值计算方法。量子自旋系统是量子多体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理论物理学家们的重点研究对象。强关联系统是多体系统中比较难处理的部分,描述这类系统的比较常见的模型有哈伯德模型和海森堡模型。其中海森堡模型是描述量子自旋系统比较简单的模型,它也是哈伯德模型的一种特殊情况。对铁磁性的海森堡模型,其基态比较容易获得。但对反铁磁性的海森堡模型的基态,只能求得一维情况的精确解,对高维
近些年来,精准地操控微、纳颗粒,生物分子,生物细胞等微小物体的运动逐渐成为物理学、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实现微粒的“俘获”、自组装,进行生化分析,细胞分离和筛选等。在这种研究背景下,一些非接触式的微、纳操控技术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如电泳力操控技术,“磁镊”技术和“光镊”技术等,相比于这些操控技术而言,声辐射力操控以其自身的优势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声辐射力操控所需的功耗小且能产生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