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层次推进,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此次全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加紧迫。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生力军。而中小企业占了企业数量的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程度。近年来,上海中小企业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受到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区域层面又受到土地资源约束、商务成本高企、劳动用工成本增大等因素制约,企业发展面临着汇率风险、融资困难、经营成本等市场大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加之自身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资金人才缺乏等不足,已使上海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领域的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威胁到个别企业的生存问题,上海中小企业转型已迫在眉睫。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依然不够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依然发挥不够充分,加之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和自身能力条件的限制,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转型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发挥应有职能,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引领、扶持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成为了政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借助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等理论指导,在研究上海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迫切性和影响因素,分析现行的引导扶持政策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上海引导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主要是对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含义和途径归纳,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第三章对上海引导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阐述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第五章主要是提出政策措施建议,第六章是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