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证明常用药对---丹参-川芎的配伍应用能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中医临床用药配伍的现代药学的理论依据。方法:1.运用正交试验与树脂吸附法优化阿魏酸和丹酚酸B的提取与纯化工艺。考察了包括溶剂量、提取时间、次数、乙醇浓度等在内的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从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两个角度,考查包括树脂类型、除杂溶剂、洗脱溶剂、树脂径高比等在内的能影响纯化工艺的因素。2.使用Agilent TC-C18BDS(250×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和0.5%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21 nm;柱温为35℃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阿魏酸和丹酚酸B为考察指标,测定丹参-川芎药对不同配比(2:1、4:3、1:1、2:3、1:2)情况下,有效成分的煎出率。3.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药阿魏酸纯品、阿魏酸纯品+丹参多酚酸、川芎纯化物、川芎纯化物+丹参多酚酸、丹参多酚酸,不同时间点从眼眶静脉丛取血,血浆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法,UPLC检测大鼠血浆中阿魏酸和丹酚酸B的浓度,使用Win Nonlin6.2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4.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药川芎纯化物、川芎纯化物+丹参多酚酸、丹参多酚酸,不同时间解剖,取腹主动脉血、心、肝、脾、肺、肾、脑、肌肉,血浆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法,组织样品先蛋白沉淀再液-液萃取,UPLC-MRM检测大鼠生物样品中阿魏酸、丹酚酸B、紫草酸和迷迭香酸的浓度,制作药时曲线及组织分布条形图。结果:1.确定川芎有效成分阿魏酸的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0.5 h;纯化工艺为HPD300大孔吸附树脂、上样量为5:1(川芎:树脂)、2BV水除杂、2BV 5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浓缩,运用真空干燥,纯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为9.71%。确定丹酚酸B的水提工艺为8倍量溶剂,80℃温浸两次,每次0.5小时;纯化工艺为HPD300大孔吸附树脂、上样量为1:2(丹参:树脂)、2BV水除杂、3BV的40%乙醇洗脱。收集40%乙醇洗脱液,浓缩,喷雾干燥,纯化物中丹酚酸B的含量为73.6%。2.不同比例配比的丹参-川芎药对中阿魏酸的煎出率均明显高于川芎单煎时阿魏酸的煎出率,高达39.98%至60.73%,其中以1:1配比的煎出率最高。丹酚酸B的煎出率随着丹参在川芎中所占比例增大,先升后降,顺序为1:2<3:4<1:0<2:1<3:2<1:1。3全面考查了包含线性方程,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提取回收率在内的方法学内容,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血浆样品处理方法和UPLC分析方法稳定可靠。经Win Nonlin6.2及SPSS软件分析表明联合给药与单独给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譬如半衰期(T1/2)、曲线下面积(AUC)等均有显著性差异。4.综合考核了包含线性方程,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提取回收率在内的方法学内容,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血浆样品处理方法、组织样品处理方法和UPLC-MRM分析方法稳定可靠。从总体上来看,脏器组织中各药物的含量均低于血浆中的,丹酚酸B在大鼠组织中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肺、心、肝、肌肉,脾和脑中检测不到;丹参-川芎药对中紫草酸在大鼠组织中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肾、肺、肝、肌肉、脾,脑中检测不到;迷迭香酸在大鼠组织中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肺、心、脑、肌肉、脾和肝;阿魏酸在大鼠组织中的浓度由高到低为:肾、肺、肝、心、脾、脑和肌肉。结论:川芎丹参配伍,能够显著影响两者的药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消除与组织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