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阴虚火旺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调补任督针刺法为主的治疗方法,系统观察和总结本治疗方法对于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火旺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针刺选穴:百会、神庭、大椎,承浆,印堂,膻中,中脘,气海,关元,配合常规穴神门、心俞,肾俞、太溪;手法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持续治疗2疗程。对照组睡前口服佐匹克隆片7.5mg。于2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Quality Index PSQI)评分。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疗效对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分析60例患者病例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前(15.96士1.92),治疗后(6.03土2.15),对照组治疗前(15.94士1.97),治疗后(10.98士2.19),治疗前后PSQI指数组内比较均是P<0.05,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0.05,说明两组都能治愈失眠,但是两组之间有疗效差异。同时观察临床疗效,治疗组30例中临床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4例;对照组30例中临床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6例,经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都很可观,均可缩短失眠症患者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低PSQI评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临床治愈率大体相当,但是治疗组在减少入睡时间和降低PSQI评分,提高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疗效更优,在增加睡眠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