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做为“生命之源”,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水作为最为宝贵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它的恶化更是引起全球的广泛注意。水资源危机现象在我国尤为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愈演愈烈,水环境不断恶化,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浪费现象屡禁不止。水问题已经演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资源的定价机制研究和运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价格成为了公认的缓建水危机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忽视了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忽视了水价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人们对水资源的价值观念普遍停留在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层面,认为水资源是自然资源,水资源无价、低价供水现象随处可见。正是由于水资源现行价格与其实际价值的偏离,水价格远远低于水资源的实际价值,才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的水资源量减少,水污染日益严重。这种定价机制已经大大加重了水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诸多学者都认识到水危机的症结所在,也从事了多年的研究,很多学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调查了水资源各项成本数据,测算出很多地区能反映水资源真实成本的价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测算出来的理论水价付诸实施。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测算的理论水价远远超过了居民的可承受能力。
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着重研究居民对水价的可承受能力。合理水价的制定,必然是需要综合考虑了居民支付能力与水资源特性。合理的水价有助于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能够促进节水工作的开展,使人们认识到水资源不光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经济物品,从而达到减少浪费,保护水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问题研究的结论,也可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水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