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在知识、能力和观念三个层面上实现自觉的转变方能适应新课标理念里提出的要求。因此,提高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以下简称PCK)水平,是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实现英语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课堂行为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英语教师育与发展水平的关键一步。本研究将焦点放在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群体——湘西少数民族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上。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参考朱晓燕(2004)的中学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框架,采用问卷以及访谈的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研究选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的14所中小学为样本,对当地的6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和24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中随机抽取8名中小学老师和10名中学生进行访谈。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从宏观层面来看,虽然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PCK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小学英语教师缺乏一定的学生知识,教学法知识和课程教学知识。其次,县城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PCK水平具有明显差异且差距较大。县城中小学英语教师PCK比农村教师普遍要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县城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2)英语专业毕业的县城中小学英语教师比例高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3)县城中小学英语教师比农村中小学英语老师获得提高PCK的途径要多。(4)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相对比较差,缺乏各种教学硬件设施。2.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PCK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教育背景和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师PCK发展的主要内因。教师的学历越高,PCK越高;与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相比,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PCK要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PCK发展。另外,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师中小学英语教师PCK发展的主要外因。3.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PCK发展的途径主要有教学反思,同事间的交流,作为学生时的经验,阅读教科书及其他的专业书刊。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英语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优质课比赛和继续教育,几乎没有机会参与教育科研。最后,基于以上的主要发现,文章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PCK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