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是当今我国追求的一种境界,“和谐”的理念自古以来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党中央一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要包括三部分。一、和谐及和谐社会。这部分首先阐述了“和谐”的内涵,说明了“和谐”在东西方思想史上都是一个古老的命题,然后在简要分析历史上各种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之后,提出了我党结合我国国情而阐释的“和谐社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我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特征。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结合语文教育,从体现和表达民族精神的内容、注重人格和人生价值的内容、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包含道德伦理内涵的内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很多和谐的思想内容。从促进语言和谐美、构建和谐心灵、培养和提升人的道德能力、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审美品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说明语文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三、实现语文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策略。论述要实现语文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首先必须树立的教育观念:提倡和谐的语文教育观、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树立终身学习观、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再结合新课程教科书和当前语文教学实践,指出具体实施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和谐思想、利用作文教学实现对和谐思想的渗透、尊重学生主体,提高教学艺术,让学生在愉快和谐中学习以及拓展语文教育天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和谐思想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