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一线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大部分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喜欢自己去思考,更少有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质疑。培养初中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质疑能力是发展民族创新能力的前提。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教师进行知识更新,以弥补教学准备的不足和提高班级授课的效率;它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的研究旨在改善初中生缺乏质疑主动性的现状,并提供一些基于当前状况的改进意见。笔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较为深层次的探讨:一是从后现代知识观、阅读图式理论、主体参与理论等基础理论入手,从新课标、核心素养以及“五I”课程观中寻找支撑,为质疑能力的重塑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探明现在的初中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存在着“不愿质疑”、“不会质疑”、“伪似质疑”的现象。三是基于初中学生质疑能力的现状,从“教材革新”、“课堂变革”和“思维拓展”三个层面中,重塑初中生的课堂质疑能力。“教材革新”主要是从“课文评价”、“习题编写”和“课外补充”三个层面来进行;“课堂变革”这部分则提出了提出“有疑处敢疑”、“小疑处深疑”、“无疑处掘疑”三条原则。“思维拓展”部分则提供“心明眼亮——分清事实与观点”、“火眼金睛——透过现象看本质”和“保持警惕——克服人性的弱点”三条训练要诀。希望初中生能够拥有在思考的前提下,提出有价值的、深刻的、有批判性的疑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