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将步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装配式楼梯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标准部件之一,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将会被大量使用。对装配式楼梯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可以研究地震作用下装配式楼梯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通过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框架结构分析模型,考虑装配式楼梯与主体框架结构的三种连接方式(固定端支座连接、固定铰支座连接、滑动支座连接)和楼梯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将步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装配式楼梯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标准部件之一,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将会被大量使用。对装配式楼梯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可以研究地震作用下装配式楼梯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通过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框架结构分析模型,考虑装配式楼梯与主体框架结构的三种连接方式(固定端支座连接、固定铰支座连接、滑动支座连接)和楼梯间的两种布置位置。对各模型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动力时程分析、反应谱分析和Push-over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通过模态分析发现,装配式楼梯会增加结构的刚度使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且楼梯与框架的连接刚度越强自振周期减小就越明显,其中滑动支座装配式楼梯对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影响最小;楼梯间布置位置使结构整体刚度均匀时会减小结构在前两阶振型出现扭转的概率。通过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发现,装配式楼梯与主体结构连接刚度越强,对结构的侧移约束就越强,基底剪力就越大;楼梯间布置位置使整体结构刚度分布均匀时会减小结构的基底剪力。通过Push-over分析发现,滑动支座装配式楼梯框架结构Push-over能力曲线较为平滑,具备良好的延性;固定支座装配式楼梯框架结构延性较差,固定铰支座装配式楼梯框架结构延性较前者有所增加;楼梯间布置位置使整体结构刚度分布均匀时,结构的抗震性能会有所提高。
通过研究装配式楼梯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可以为建筑中装配式楼梯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整体把握,优化结构设计。
其他文献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进度过快致使混凝土未达到设计龄期就进行预应力张拉的现象,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刚度、弹性模量等均未达到设计值,预应力张拉后对成桥阶段以及成桥后的长期阶段变形的影响有待研究。为此,本文以凯峡河特大桥(主桥118m+220m+160m+58m)为背景,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变形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1)查阅文献,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发展、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了简单说明,概
石墨烯纤维是由石墨烯片层通过组装过程形成的宏观一维材料。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导热性、导电性以及轻质高强等优点,是实现高品质、功能化纤维的重要突破口。石墨烯纤维在超轻导线、可穿戴储能、传感、生物电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目前,湿法纺制技术是石墨烯纤维的最主要制备手段,与现有的化学纤维制备过程兼容,是最有望实现规模化制备高品质石墨烯纤维的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湿法纺制石墨烯纤维工艺中的关键步骤,重点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产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工期,还能减少资源浪费。叠合板式剪力墙融合了现浇剪力墙和预制剪力墙的优点,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和绿色环保的要求,因此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现浇剪力墙和两种叠合板式剪力墙进行非线性模拟。在四种轴压比参数下,逐级施加水平荷载,分析了三种剪力墙的承载力,变形能力,裂缝发展规律,研
建立绿色友好的生存环境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愿望,在建筑行业领域,我们在积极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同时也遵循保护环境、绿色建造的宗旨,装配式建筑是我们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装配式建筑致力于将建筑产品化,以建筑施工过程转变为生产的流水化特征。我国通过预制装配的方式进行的房屋建造,与现浇式和国外同等方式建造的建筑相比,其发展受成本的影响性较高。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有了大幅的进步和发展,大批量的新型高层建筑迅速涌现,建筑业迅猛发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建筑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建筑安全问题,而单纯通过拆除和重建又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是建立在新建和既有建筑结构的加固并举的基础上的。随着应用爆破技术范围逐年广泛,加固后的建筑结构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爆破振动的威胁,因此通过研究建筑结构加固前后的爆破振动响应从而提高建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手工计算加固承载力费时费力。而混凝土结构加固计算又是一个系统、规律的过程,上述这种有大量数据处理且系统的计算可以由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本文目的是编程研究专门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计算软件(PRC软件),该软件具有计算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的优点。 混凝土结构加固离不开对构件的受力分析,并且大部分构件为杆系结
防渗透技术的应用,目前大多限于外部涂刷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或者在内部掺入有机硅类材料等。因为两种材料均属于防渗透材料,共同使用会发生排斥效应。单一材料的防渗透由于工艺的局限性和施工过程导致的质量问题等,防渗透效果没有预期理想。分别使用两种材料,实现内外双向防渗透具有实际工程价值。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拟从两种材料的作用机制出发,在材料应用技术参数、配合比和防渗透施工工艺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实现双向防渗
近年来我国已修建了多座跨海大桥。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下,有效地实现海岛与内陆的连通,跨海大桥的修建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复杂的海域环境中,跨海桥梁受到极大的挑战,像飓风、海啸这些极端的情况下,给人类造成巨大伤亡的同时,也毁坏了大量的桥梁结构,造成了大量的人财损失。因此,研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所产生波浪力对桥梁的荷载作用,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论文以倾斜桥梁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水面高程和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建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形式以及施工工艺开始显现出很多弊端,而装配式结构在此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装配式叠合结构作为装配式结构的一种,由于预制和现浇部分不是同时浇筑,预制部分可以做为模板使用,因此,存在着“二次受力”的特性,而且预制和现浇部分的叠合接触面是否可靠连接也会对结构的整体性造成影响。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详细做了下列工作: (1)针对装配式叠合结构
在轻钢加层结构中,加层门式刚架的设计关系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压型钢板对门式刚架的整体受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轻钢加层结构设计时,对加层门式刚架的设计往往忽略压型钢板对结构的承载力和整体性的作用。事实上,压型钢板本身具有较大的抗剪能力,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结构趋于安全,这种作用就是蒙皮效应。轻钢加层设计时考虑蒙皮效应更贴近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更具经济性。 我国对蒙皮效应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