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颜色塑料薄膜对瓜蚜种群变动及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eb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和塑料拱棚)的快速发展,塑料薄膜的生产和应用迅猛增长,不同颜色塑料薄膜也被广泛应用。尽管其对植物影响方面得到很大关注,但对昆虫的影响研究甚少。瓜蚜是重要的温室害虫之一,本实验以无色薄膜为对照(CK),以黄瓜为寄主,研究不同颜色薄膜(黄膜、紫膜、蓝膜和红膜)对瓜蚜生长发育和繁殖力以及黄瓜幼苗生长势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光质对植物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单色光对蚜虫和植食性昆虫行为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颜色塑料薄膜覆盖对拱棚内环境条件的影响有色膜覆盖改变了拱棚内的光质构成。黄膜、蓝膜、红膜和紫膜在远红外和红外光区域的透射比率比对照均有提高。黄膜提高了绿光和红光的透射率,降低了紫外光和紫光的透射率;紫膜提高了紫外光的透射率,降低了绿光的透射率;蓝膜提高了紫外光、紫光和绿光的透射率,降低了红光的透射率;红膜提高了紫外光和红光的透射率,降低了紫光和绿光的透射率。无色膜、黄膜、紫膜、蓝膜和红膜的透光率分别为80.7%、78.1%、67.1%、84.1%、64.0%,在12时的平均光照强度为5565、4132、4003、4226、3648 lux。由于拱棚内通风良好,不同颜色棚膜拱棚内温湿度无显著差异。2.不同颜色塑料薄膜对瓜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在不同颜色塑料薄膜处理下,瓜蚜若蚜和成蚜发育历期以及平均世代时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红膜和蓝膜拱棚内瓜蚜的繁殖力明显低于紫膜、黄膜和无色膜处理。与对照相比,红膜显著降低了瓜蚜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繁殖率(R0)和总生殖率(GRR)(红膜:r=0.294,λ=1.342,R0=18.88,GRR=29.24;CK:r=0.331,λ=1.391,R0=26.41,GRR=42.12);蓝膜显著降低了瓜蚜的净繁殖率(R0)和总生殖率(GRR)(蓝膜:R0=19.98,GRR=31.54),红膜和蓝膜都降低了瓜蚜的特定年龄产子量和对后代的生殖价值。3.不同颜色塑料薄膜拱棚内瓜蚜密度对其发生动态的影响初期接5头无翅成蚜,不同颜色薄膜下在同时期蚜虫数量差异不明显,无色膜、黄膜和紫膜下蚜虫数量高于蓝膜和红膜下的蚜虫数量。初期接10头无翅成蚜时,黄膜下瓜蚜的种群数量最高,依次为无色膜、紫膜和蓝膜,红膜的蚜虫数量最少;当接蚜第11 d时,无色膜、紫膜、蓝膜和红膜下蚜虫的数量达到最大值,其后有下降的趋势,但黄膜中蚜虫仍在增加。对其差异性分析发现,接5头蚜虫的种群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接10头蚜虫的处理仅在初期有差异性,黄膜内蚜虫种群显著高于红膜的,但都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4.不同颜色塑料薄膜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在5种颜色薄膜处理下,黄瓜幼苗的茎粗没有显著差异。黄膜处理下黄瓜幼苗的株高和最大真叶的叶面积显著高于无色对照。红膜、蓝膜和紫膜下的黄瓜幼苗的株高和最大真叶的叶面积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同一棚膜内不同蚜虫种群大小处理对黄瓜幼苗的株高、茎周长和最大真叶面积影响不显著。
其他文献
采用8个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代表菌系和33个北方菌系,在温室条件下,选用鄂荆1号(感)、中-12(耐)、文5(抗)和唐棉2号(抗)4个不同的棉花品种进行致病性测定,其结果根据病株落
目的 :探讨145例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接诊的145例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综合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结合其病史、体格检查结果 等因素,
目的:新建消毒供应中心建筑布局合理、流程规范、使用方便,能满足医院发展需求,将装修遗憾减少到最低化。方法:流程设计时通过对多个设计方案择优选择,多方面征询专家意见,不断提炼
目的:探讨我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至今在我科进行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48例颅脑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心脏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30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