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Sonic hedehog(S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Shh的异常激活发生在包括胃腺癌在内的许多癌症中。Shh信号作为肿瘤干细胞(CSCs)的维持通路而与CSCs可能的标记物CD44有着密切的联系。胃泌素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并且胃泌素被发现可以通过刺激胃酸的分泌诱导Shh的产生、加工和激活。但是在胃癌中胃泌素与Shh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对CD44的表达的影响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清楚。方法1)154例胃癌组织、5例正常胃组织、17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9例异型增生的组织进行组织芯片制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组织芯片中检测Shh.Glil.胃泌素和CD44的蛋白表达情况.2)采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MKN45中Shh. Glil.胃泌素和CD44的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Shh.Glil.胃泌素和CD44蛋白进行定性检测;采用Western boltting方法对Shh.Glil和CD44的蛋白进行定量检测。3)对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MKN45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即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进行检测,Transwell小室检测体外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检测体外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1)Shh.Glil.胃泌素和CD44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免疫共定位,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5%(4/17)、17.6%(3/17)、17.6%(3/17)和11.8%(2/17),在异型增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66.7%(6/9)、66.7%(6/9)、55.6%(5/9)和44.4%(4/9)。2)Shh.Glil.胃泌素和CD4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112/154)、77.3%(119/154)、75.3%(116/154)和67.5%(104/154)。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浸润深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Shh.Glil和胃泌素的表达与Lauren分型及组织学分型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44的表达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Gli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的分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但Shh的表达与二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泌素仅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从正常胃组织、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到异型增生和胃癌的过程中,Gli1的核表达逐渐增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Gli1在胃癌中的核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 Shh、Glil、胃泌素和CD4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相互之间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5)在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MKN45中,Shh信号通路抑制剂环巴胺(Cyclopamine)对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均无影响(P>0.05),而胃泌素受体的拮抗剂丙谷胺(Proglumide)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6)在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MKN45中,应用环巴胺后使Gli1和CD44的nRNA的表达下降(P<0.05),对胃泌素的mRNA表达无影响(P>0.05);应用丙谷胺后则使Shh、Glil和CD44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和VWestern boltting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Shh、Glil和CD4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定量RT-PCR的结果相一致。7)应用环巴胺和丙谷胺后对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MKN45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1) Shh、Glil、胃泌素和CD44在正常胃粘膜中的免疫共定位可能是位于富含壁细胞的腺体。2) Shh、Glil、胃泌素和CD44在正常胃粘膜中局部高表达,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低表达,异型增生和胃癌中再次高表达,提示四项指标在异型增生胃组织中再次表达可能为一种癌变信号,尤其是对于肠型胃癌。3)Glil在胃癌中核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提示Gli1核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4)胃泌素可以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而Shh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无影响,Shh信号通路可能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维持作用。5)胃癌中胃泌素通过调控Shh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着CD44的表达,通过干预胃泌素的生物学行为,以到达干扰Shh信号通路的目的,将为胃癌的内分泌治疗及CSCs的靶向治疗提供更可靠依据。